国内最大钠电基地!主体工程即将完工

首页    首页钠电池左侧带图    国内最大钠电基地!主体工程即将完工

近日,达州东部经开区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现场,几名工人们正铺设排水管道,一栋5层高的综合办公楼已初具规模。

工人正在铺设管道

该项目是达州市引进的百亿级项目之一,项目分三阶段建设,总投资11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钠离子电芯、PACK 集成、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及110kV变电站配电线路、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等。其中,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占地183亩,规划建设装机容量为1GWh,建成后将作为园区共享储能设施,为各企业提供配套的储能服务。

 

PACK一期、二期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钠电池生产基地,实现年产能20GWh、年产值近200亿元,有力推动能源储存技术革新和能源结构优化,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一期主要建设年产15GWh电芯生产线,年产20GWh钠电池PACK集成制造基地、1GWh储能电站、研发中心,110kV变电站1座、配电线路、智能电网管网系统等,项目正全力冲刺主体工程完工目标。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整体进度已达65%,其中,PACK首条生产线已具备试生产条件。”项目负责人曹建介绍,目前综合办公大楼、储能电站等设施主体工程预计7月中旬全面完工。

 

走进PACK集成车间,PACK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试产,电芯上料、监测、贴胶、模组堆叠……这条100来米的智能化产线上10余道工序环环相扣。生产总经理余致立指着生产线介绍:“这条线产能是12ppm,相当于每65秒就能产出一个电池模组。”

 

据了解,单个钠离子电芯储能约0.5度电,通过模组集成可提升至6度电,而一个标准20GP箱体储能容量可达2000余度电。待PACK集成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能将达20GWh。

员工正在生产线上调试

余致立对比起两款相同规格的电池:“锂离子电池重约11斤,而钠离子电池仅9斤。”钠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储能技术,具有成本低、安全性能高、资源丰富、高低温性能优异、充放电循环次数多等优势。

 

占地183亩的储能电站是该综合项目的另一张创新王牌。

 

它如同一个庞大的能源调度中枢,具备聚合分布式资源、实时监测、弹性调节等功能,可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的影响,提升区域电网稳定性。

 

为什么选择达州?曹建表示,这主要基于资源禀赋、产业配套、政府护航的三重保障。在资源利用方面,达州周边丰富的钠资源为产业奠定基础,公司采用当地苎麻、秸秆制备硬碳负极材料,实现“以废代矿”的成本优化;同时,邻近产业园聚集的理工力强、中基、正宏等企业,可有效满足电解液、正负极等关键材料。

 

正负极材料规划齐备,完整产业链呼之欲出。“达州的资源禀赋和配套规划,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曹建对未来布局成竹在胸。

 

曹建透露,未来,公司重点攻关开发,从产品安全性能提升和能量密度优化方向,推动钠电池在独立储能、园区储能、低速交通等多元化场景的应用落地。

来源丨钠电材料

2025年7月14日 15:47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