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3万家储能企业不再开工
近日,笔者统计发现,春节过后,有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浮出水面:超过3万家储能企业不再开工——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等异常状态。
这也揭示了储能行业2024年竞争的残酷,这背后是中国储能产业在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暴增的隐忧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中国储能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9万家,其中仅在2024年成立的企业就近9万家,占据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数据的背后,是资本对储能行业的狂热追捧。
然而,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数据显示,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等异常状态的储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3万家。
储能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资本的涌入。然而,这种增长并非建立在扎实的技术积累和市场需求的坚实基础之上,而是更多地依赖于资本的短期逐利行为。
许多企业并没有通过深耕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来实现转型,而是借助资本力量来赚快钱、获得融资。这种非理性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思维,导致了行业的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
恶性循环
根据莱特定律,产量每翻一倍,成本就会下降15%到20%。随着各类资本与玩家的挤入,加速了储能赛道的产能过剩。
储能行业甚至比光伏和锂电等新能源行业来得更快。储能产能过剩问题在2024年达到了顶峰。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此前的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产能将达到750GWh,而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仅为266GWh。
这意味着,产能利用率将大幅下降,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产能利用率的快速下滑,新能源企业为了清理库存,不得不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然而,价格战进一步压缩了行业利润,使得多数小微新能源企业以及整个产业链企业负重前行。
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不仅加剧了企业的亏损,还导致了大量企业的倒闭。根据企查查数据,最近1年内,我国登记状态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除名、责令关闭等异常状态的储能企业数量已超3500家。
这些企业的倒闭,意味着资本的损失,也意味着失业问题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疲软、资本市场不断收缩的背景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重重生存困境。稍有不慎,就会面临被边缘化乃至破产的风险。
即使是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也难以幸免。估值过高的明星企业,往往会进入另一个困境:钱快烧完了,新一轮融资迟迟进不来。为了活下去,企业必须降估值,但创始团队会陷入估值困境之中。
而对于那些长期依赖外部融资生存的企业而言,资金缺乏可能导致研发、扩张等计划被迫搁置,进而影响生死存亡。
行业有序化
近年来,储能行业的兴起确实吸引了黑芝麻为代表的等不少上市公司跨界。然而,跨界并非易事,许多企业在进入储能行业后,发现难以适应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复杂环境。
例如,黑芝麻在2017年走上了储能跨界之路,试图寻找新的产业来挽救现状。然而,随着储能行业的外部发展形势和经营环境的变化,黑芝麻不得不暂缓储能项目的投资建设。
无独有偶,青禾新能也低调宣布已并入母公司禾迈股份,从此光伏、储能业务共用"禾迈"品牌。储能子公司的关闭和回归潮趋势,愈发明显。这些跨界企业的失败,不仅反映了储能行业的残酷竞争,也揭示了跨界企业在进入新行业时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尽管当前中国储能产业呈现出“混战”的迷局,但行业的未来并非一片黑暗。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和玩家的出清,储能产业有望从无序走向有序。
首先,是储能行业的监管和自律性行为——避免过度投资和恶性竞争。其次,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资本市场应理性看待储能行业的发展,避免盲目追捧和短期逐利行为。
结语
中国储能产业的繁荣与隐忧,反映了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从神话到噩梦的轮回,不仅是对企业的考验,也是对政府和资本市场的考验。只有通过理性投资、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才能推动储能产业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可持续发展。
储能行业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对于那些能够在这场残酷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企业而言,未来的市场空间依然广阔。然而,对于那些盲目跟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等待他们的或许只有被淘汰的命运。敬畏行业,从来是站稳脚跟的第一。
来源丨维科网储能
-
中国能建国际集团,2025年一季度热门岗位,强势来袭!
中国能建国际集团(ENERGY CHINA)于2021年9月29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国能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70亿元。中国能建系统构建“一体两翼”海外优先优质协同发展体系,打造“1+2+N+X”海外业务管理体制。中国能建国际集团作为核心平台,承担中国能建国际业务大管理、大发展、大创效、大监督、大保障职能,引领统筹中国能建12大业务全面出海,矢志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넶0 2025-02-05 -
2GW!沙特公布大型储能项目招标资审结果,这几家中企入围
根据本地媒体报道,日前,沙特国家电力采购公司(SPPC)已邀请通过预审的企业参与该国首批独立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投标。
넶2 2025-02-05 -
春节过后,3万家储能企业不再开工
近日,笔者统计发现,春节过后,有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浮出水面:超过3万家储能企业不再开工——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等异常状态。
넶1 2025-02-05 -
储能撞上大热“低空经济”,电池企业都在超前布局!
设想一下,在冬日清晨,喝上一杯由无人机送达的、热气腾腾的现磨咖啡;在拥堵的晚高峰,搭乘“空中出租车”穿越城市轻松归家;闲来无事,搭乘水陆空三栖飞机,体验一场“陆海空”全方位立体观光……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神奇场景,如今正逐步成为现实。
넶1 2025-02-05 -
当我问deepseek2025储能行业怎么干,它的回答亮了!
相信最近大家都被deepseeke一款AI软件刷屏了,它以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为众多行业提供了深刻的洞见。而储能行业作为2025年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无疑正站在风口浪尖。
넶1 2025-02-05 -
开门红!江门公用能源集团等联合体单位竞配成功江门市蓬江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
近日,江门市蓬江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竞配结果公布,由江门公用能源集团与中创新航、南网科技、海南永泰等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取得2025年新能源项目拓展“开门红”,成功取得项目建设开发权。目前,江门公用能源集团共持有4个独立储能项目,已成为我市储能装机规模最多的新能源企业,将成为推动江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넶3 2025-02-05 -
-
西澳大利亚州工党承诺投资1.5亿澳元建500MWh钒电池储能系统
西澳大利亚州工党州长罗杰·库克近日宣布,如果在即将到来的州选举中再次当选,他将投资1.5亿澳元(约合9240万美元)用于建设一座500MWh、可持续10小时放电的钒电池储能系统(BESS)。这一项目计划在西澳大利亚州金矿区-埃斯佩兰斯地区的矿业小镇卡尔古利实施,旨在增强当地的能源系统。
넶2 2025-02-05 -
储能项目最高补贴500万元!上海浦东新区节能低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
近日,浦东新区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浦东新区节能低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新型能源技术开发转化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工业通信业节能低碳发展、建筑节能低碳发展、绿色低碳管理能力提升、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区政府确定的其他节能低碳用途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넶0 2025-02-05 -
1 GWh!东方日升携手 MTR Solar “巳”势腾飞向新程
近日,东方日升与巴西 MTR Solar 公司成功签署 1GWh 储能系统战略合作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向新的高度,东方日升将在未来两年为 MTR 公司供应先进的储能系统。
넶2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