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电力市场将迎新规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部署要求,规范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内蒙古电力市场”)建设和运营,维护电力市场秩序和市场成员合法权益,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发布《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规则体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市场范围为内蒙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的电网供电区域,即蒙西区域。
据了解,内蒙古电力市场按照内蒙古电网与蒙东电网的营业范围,划分为蒙西与蒙东两个相对独立的省级电力市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蒙东、蒙西两个交易中心完成2024年年度交易组织。具体来说,蒙东年度成交电量297.66亿千瓦时,完成全年预计交易规模的85.29%,其中新能源占总成交电量的59.27%,火电占比40.73%;蒙西年度成交电量2530.28亿千瓦时,完成全年预计交易规模的90.37%,其中新能源占比33.54%,火电占比66.46%。
《征求意见稿》包含“1+8”系列规则,即1个基本规则和8个实施细则。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能源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本规则体系引领下,《征求意见稿》细化了对不同交易品种、环节的规定,为市场建设运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则基础。
多边市场架构基本建立
内蒙古能源资源丰富,以煤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和大规模风光新能源装机并存,形成了能源种类丰富、电力资源输出能力强的特点。目前,内蒙古电力市场已建立涵盖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等主要品种在内的市场架构。
国网能源研究院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唐程辉介绍,内蒙古电力市场的市场化比例较高。“发电侧除扶贫及分布式新能源、水电、抽蓄和燃气机组外,其余主要电源全部参与市场,从发电容量看,市场化率超过90%,尤其是新能源入市比例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用户侧除居民、农业用户外,工商业用户全面参与市场。”
另外,蒙西现货电力市场作为我国第一批现货试点单位,已经过两年以上的长周期结算试运行。与此同时,蒙西绿色电力交易非常活跃。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了《内蒙古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方案》,支持蒙西电网组织开展绿电交易。3月,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印发《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试行)》。
“虽然绿电交易在蒙西电网起步较晚,但市场交易非常活跃,交易电量规模大。截至今年9月底,蒙西电网已累计结算绿电电量540亿千瓦时。”唐程辉表示。
市场机制日益完善
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其平稳、有序运行需要完善的规则支撑。当前,蒙西电力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市场机制日益完善。
博众智合能源转型中国电力项目主任尹明说,蒙西电力现货市场为国内首个“单轨制”电力现货市场,为其他省份电力市场解决计划与市场“双轨制”问题提供了参考;同时,创新采用“实施市场全电量结算+中长期交易差价结算”的结算模式和“日前预出清+实时出清”的市场组织方式,采用高上限现货价格限值充分发挥现货市场的配置作用,实现了不平衡资金的“独立记账、分类疏导”。
“此外,内蒙古电力市场很好地解决了电网网架现状造成的问题,采用用户侧区域定价机制、阻塞盈余返还发用两侧市场主体,还优化六类市场化消纳新能源政策,并正在积极探索采用新举措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尹明表示。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利表示,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内蒙古2023年弃风弃光率已降至5%以下,新能源消纳水平显著提升。“未来,随着储能技术应用规模扩大和新一轮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的推进,内蒙古新能源外送能力有望大幅提升。到2030年,预计新能源占比将进一步提高,与全国重点负荷中心的市场联动将更加紧密,成为全国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区域。”
绿电消纳外送仍需关注
不过,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未来随着新能源发电的持续发展,系统消纳压力持续上升,新能源电力的消纳和输送能力仍面临较大挑战。
在尹明看来,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背景下,内蒙古电力市场在西电东送、应急保供、促绿稳价方面的作用正发生深刻变革,如何做好蒙西自身东部与西部、蒙西与蒙东、内蒙古与华北地区以及内蒙古与全国其他区域的电力市场有效衔接,仍将是一个重大课题。
“针对蒙西特点,应进一步完善电价机制,特别是新能源电价的市场化形成规则,确保新能源与传统电源的公平竞争。其次,应完善辅助服务市场规则,明确电网稳定运行所需的灵活性资源费用分摊机制。此外,建立纠纷解决机制和风险分担规则,可以增强市场主体对市场机制的信任。差异化的激励机制,尤其是针对新能源参与市场和电力外送的政策激励,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力资源配置效率。”王永利表示。
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多项创新措施,为市场化改革提供新思路。“整体来看,这些规则为内蒙古多边交易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行奠定了基础。”王永利表示。
此外,唐程辉建议,下一步宜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完善的降低价格风险手段。可引导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价格信号、电量空间等方面的协同,为市场主体,特别是预测准确性差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避险手段,实现与现有现货市场更好衔接;同时完善现货市场模式,如适时引入日前市场,用户通过“报量报价”或“报量不报价”方式进行市场申报,引导用户根据系统供需情况合理优化用电行为,并通过日前市场为市场主体提供风险规避手段。
来源|中国能源报
-
-
-
上海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1月27日上午,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主办的上海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仪式系列活动圆满举行。副市长陈杰、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副主任葛东波,华东能源监管局局长邱水录,黄浦区副区长徐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梁旭、总经理汤军出席。
넶0 2025-02-05 -
深度 | 王鹏:“美好生活需要的电力内涵”与未来十年电力改革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撑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现代化,电力行业应加快转型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此,必须加快变革生产关系,完善电力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
넶0 2025-02-05 -
中国能建国际集团,2025年一季度热门岗位,强势来袭!
中国能建国际集团(ENERGY CHINA)于2021年9月29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国能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70亿元。中国能建系统构建“一体两翼”海外优先优质协同发展体系,打造“1+2+N+X”海外业务管理体制。中国能建国际集团作为核心平台,承担中国能建国际业务大管理、大发展、大创效、大监督、大保障职能,引领统筹中国能建12大业务全面出海,矢志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넶0 2025-02-05 -
2GW!沙特公布大型储能项目招标资审结果,这几家中企入围
根据本地媒体报道,日前,沙特国家电力采购公司(SPPC)已邀请通过预审的企业参与该国首批独立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投标。
넶10 2025-02-05 -
春节过后,3万家储能企业不再开工
近日,笔者统计发现,春节过后,有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浮出水面:超过3万家储能企业不再开工——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等异常状态。
넶2 2025-02-05 -
储能撞上大热“低空经济”,电池企业都在超前布局!
设想一下,在冬日清晨,喝上一杯由无人机送达的、热气腾腾的现磨咖啡;在拥堵的晚高峰,搭乘“空中出租车”穿越城市轻松归家;闲来无事,搭乘水陆空三栖飞机,体验一场“陆海空”全方位立体观光……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神奇场景,如今正逐步成为现实。
넶2 2025-02-05 -
当我问deepseek2025储能行业怎么干,它的回答亮了!
相信最近大家都被deepseeke一款AI软件刷屏了,它以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为众多行业提供了深刻的洞见。而储能行业作为2025年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无疑正站在风口浪尖。
넶4 2025-02-05 -
开门红!江门公用能源集团等联合体单位竞配成功江门市蓬江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
近日,江门市蓬江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竞配结果公布,由江门公用能源集团与中创新航、南网科技、海南永泰等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取得2025年新能源项目拓展“开门红”,成功取得项目建设开发权。目前,江门公用能源集团共持有4个独立储能项目,已成为我市储能装机规模最多的新能源企业,将成为推动江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넶3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