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池企业BMZ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首页    国际储能    德国电池企业BMZ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近日,德国电池企业BMZ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为欧洲本土电池产业的困境再添沉重一笔。

 

成立于1994年,BMZ被视为欧洲锂电池先驱,业务始于从中国采购零部件组装电池包,再卖给欧洲客户。巅峰时期公司估值超20亿欧元(约160亿元人民币),并雄心勃勃计划建设德国首个大型锂电池工厂。然而转型收效甚微,随着核心客户流失,公司最终破产。

 

一家电池巨头破产

曾估值160亿

BMZ的故事起源于一位创业老炮。

 

创始人 Sven Bauer 出身贫寒,从工人成长为工程师。1994 年,他看准锂电池前景,创立 BMZ(电池组装中心),初期不自产电芯,仅从亚洲采购并集成组装,产品覆盖电动自行车、医疗设备等领域,成为欧洲锂电池先驱,服务凯傲、飞利浦等客户。

 

2018 年,BMZ 收购 TerraE,计划打造德国本土大型锂电池工厂,却未能实现电芯量产,仍依赖亚洲供应。此后公司转向动力电池领域,聚焦商用车,与戴姆勒客车等合作,并在 2021 年传出 IPO 消息,当时营收 4 亿欧元、估值 20 亿欧元。

 

2022 年,宝马继承人 Susanne Klatten 旗下的 SKion GmbH 收购 BMZ 20% 股份。巅峰时 BMZ 全球员工超 2300 人,子公司遍布中、美、日等地,但后续逐步陷入危机。

 

为何陨落?

直接原因是流动性危机。在一篇新闻稿里,BMZ表示此举是由于失去了一家储能领域的主要客户。该客户流失导致公司背负了沉重的财务负担,包括法律纠纷和额外成本支出,最终引发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事实上,动力电池产业研发建设周期长、前期资本需求大、技术门槛高,这意味着并非所有国家与企业都具备“自研自产”的能力。 尽管近年来BMZ大举押注,但转型成效有限,巨额投入在市场需求波动与成本攀升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几乎没有缓冲空间。

 

直到上周,BMZ旗下两家德国子公司因资不抵债申请自主保护,并获当地法院批准。与此同时,母公司BMZ控股也因对这两家公司承担担保责任,被迫同步申请破产保护。

来源丨锂电前沿

2025年11月3日 14:28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