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王会娟:浸没式冷却液储能电池高效散热安全与保障的创新解决方案
近日,2025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2025)在深圳召开,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上。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工程师王会娟 ,分享了《浸没式冷却液储能电池高效散热安全与保障的创新解决方案》主题报告。

王会娟表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激增,我国新能源开发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沙戈荒大基地已成为地面电站开发主流模式。但新能源的不稳定性与随机性,使大型储能站成为能源系统的关键支撑。
在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尤以锂电池为核心)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装备,全球市场年增长率超 60%。而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能,高度依赖电芯温度的精准控制。近 5 年全球已发生 80 余起锂电池储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安全风险、电池寿命及温度均一性问题备受关注,浸没液冷储能由此成为新型解决方案。
王会娟强调,相较于风冷与冷板冷却,浸没式液冷在高倍率充放场景中优势显著。其不仅适用范围更广、均温性更优,还能规避泄漏导致的绝缘失效风险;而当前主流的冷板冷却,因介质导电,一旦泄漏便存在绝缘失效隐患。
浸没式液冷并非全新技术,其原理早在六七十年前便应用于传统变压器冷却。近年来,该技术凭借独特优势,开始在数据中心、基站、储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等多个领域加速探索与应用。
其核心原理是将发热设备(如服务器、电池电芯)直接浸没于冷却液中,通过冷却液循环实现直接散热。相较冷板的间接散热与传统风冷,其具备三大显著优势:
一是散热性能优异,可支持高功率、高倍率充放场景;
二是温度均一性好,能将电芯温差控制在 3℃及以内;
三是安全性更高,可有效抑制热失控扩散,同时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达 27%。
同时,从倍率上限、冷却效果、加热效果及温度均一性等维度对比,浸没式液冷在各类冷却方式中优势明显,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提升电池安全稳定性的长期可靠方案。
作为该技术的核心,浸没式冷却液需与设备直接接触,其开发重点围绕四大关键性能:绝缘性能、散热性能、材料相容性及安全性能。其中,安全性能涵盖长周期稳定性、使用寿命及阻燃性。当前,行业对冷却液的阻燃性存在普遍关切,不少人疑问其采用的油性介质是否会加剧燃烧,这也成为该技术推广过程中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当前浸没式液冷冷却液主要分为氟化液与油类两大品类。氟化液因成本高昂,更适用于数据中心场景,在对成本敏感的储能领域推广潜力有限。油类冷却液涵盖矿物油、合成油、合成烃、硅油等,中石油润滑油公司经综合评估,最终选定碳氢类化合物作为核心方案。
王会娟进一步表示,为攻克浸没式液冷规模化应用瓶颈,其团队开展了系列关键实验,验证技术安全性与适用性。
材料兼容性实验:针对电芯顶贴片、蓝膜、热熔胶等核心部件,与不同基础油进行兼容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基础油(如 R2)会导致顶片脆化,而部分油类无明显影响。基于线缆等材料实验形成的兼容性 “红黑榜”,可作为初步筛选参考,但因不同厂家同材质产品差异较大,实际应用中仍需以实测结果为准。
电解液混合绝缘实验:针对电芯热失控后电解液泄漏至冷却液的担忧,实验表明,电解液与碳氢类冷却液会自然分层,循环搅拌后,只要电解液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对绝缘性能无明显影响。
电芯热失控安全实验:在搭载宁德时代 280 安时电芯的三电芯浸没式液冷平台上,完成针刺、过热等数十组热失控模拟实验。以针刺实验为例,电芯热失控时仅冒白烟,无起火爆炸,烟气持续 12 分钟且未发生热扩散;对比风冷场景下磷酸铁锂电芯失控即起火的现象,证实浸没式液冷通过隔绝空气,具备优异的阻燃与热失控抑制能力,为大型储能电站安全落地提供关键支撑。
经验证,碳氢类化合物产品核心性能优势突出:一是温度均一性优异,可避免单电芯温差导致的老化加速、产电异常等问题;二是合成油产品具备自熄性,燃烧时烟量小,脱离火源后可自行熄灭,而矿物油燃烧时浓烟且需强制灭火,硅油燃烧则会产生碳化硅附着物,增加后期处理难度;三是材料兼容性与绝缘稳定性表现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应用与标准化布局中,浸没式液冷技术已具备成熟应用基础,2023 年 3 月南方电网已建成全球首个浸没式储能电站,目前运行稳定,且在海外数据中心领域应用时间较长。
从综合优势来看,该技术一是热扩散控制能力突出,实验中电芯间距仅 1 毫米仍未发生热扩散;二是可通过优化温度均一性与散热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三是总拥有成本较低,未来结合消防系统优化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
王会娟坚定的认为浸没式液冷将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当前该技术在高效性、安全性及成本控制方面仍需持续优化完善。
中石油润滑油公司是中石油下属分公司,自 1950 年产出我国第一滴润滑油以来,已积淀 74 年军工级品质。作为国内绝缘液体领域权威机构与冷却液核心制造商,公司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绝缘液体科研项目及标准制修订,产品广泛应用于荷电、特高压输电、军工装备、航空母舰、高铁、风力发电等关键领域;
同时在储能、数据中心、基站、充电桩等领域布局浸没式液冷技术,针对行业标准缺失现状,已联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牵头起草一项团标,并参与储能领域团标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
国产替代加速 重构AI产业链“神经网络” | 诺德股份重磅发布AI电子铜箔新品
10月25日,诺德股份于湖北黄石基地隆重举办“箔动AI 万物互联”AI电子铜箔新品发布会。本次活动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产业链伙伴及媒体代表们,共同见证AI时代诺德股份全系列电子铜箔新品的发布。通过行业大咖主题演讲、新品发布及战略签约三大核心环节,为高端铜箔技术革新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넶1 2025-10-27 -
-
盟固利与蜂巢能源达成战略合作
10月23日,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盟固利”)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在无锡蜂巢能源全球研发创新中心就双方在锂电领域的合作意向达成一致,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张放南与盟固利董事兼总经理朱武作为代表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与盟固利董事长钱建林共同见证了本次签约仪式。
넶1 2025-10-27 -
南网李勇琦: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迎来实质性突破 规模化应用成效显著
近日,2025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2025)在深圳召开,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上。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研究员李勇琦 ,分享了《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研究与应用》主题报告。
넶2 2025-10-27 -
奥克莱总裁邵双喜:铅酸电池在新能源时代觅得新机遇 多领域重回市场主流
近日,2025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2025)在深圳召开,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上。广东奥克莱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邵双喜,发表了《新能源背景下铅酸电池新技术发展和新场景应用》的主题演讲。深入剖析铅酸电池在锂电、钠电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凭借技术革新与场景适配重获市场关注。
넶1 2025-10-27 -
中石油王会娟:浸没式冷却液储能电池高效散热安全与保障的创新解决方案
近日,2025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2025)在深圳召开,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上。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工程师王会娟 ,分享了《浸没式冷却液储能电池高效散热安全与保障的创新解决方案》主题报告。
넶3 2025-10-27 -
5G赋能 扬帆升级|5G+智能技术创造储能工厂“新速度”
在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建储能科技”)生产基地,纵向延伸的制造流水线上,机械伴随着“嗡嗡”声各自启动,多个橙黄色的机械臂相互配合,有的从货架提取材料,有的扭转角度焊接,有的将零件高高提挂,远远望去,好像是电影《变形金刚》的现实演绎。
넶2 2025-10-27 -
进阶7MW+大时代 | 海得发布3.5MW构网型储能变流器
“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这句流行语揭示了算力增长与能源转型之间的深层关联。在AI驱动电力需求激增与能源转型深化的双重背景下,储能技术正向着更高功率、更强电网适应性与更广场景应用方向系统进阶。
넶3 2025-10-27 -
混凝土化身巨型“电池”,麻省理工开辟储能新道路
在我们的日常认识中,水泥、混凝土这种随处可见的建筑材料本身都不是导体,自然也不具备导电性能。不过,为了应对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所带来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近年来科学家门开始致力于研究混凝土的储能性能。早在2023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就找到了一种将水泥、水和炭黑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制造出一种用于储能的“超级电容器” ,为新型储能打开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道路。
넶5 2025-10-27 -
重力储能:城市绿色能源的长期保鲜“密码”
一场关乎未来能源格局的长期储能技术竞赛正在全球开展,胜出者有望占据未来最热门能源市场的一席之地。风险投资敏锐察觉到“清洁能源下一个万亿美元级别”商机,并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布局创新储能赛道。
넶4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