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全国首个新能源机制电价落地,信号几何?
10月14日,2025年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炉:经公开竞价和结果公示,2025年山东风电项目机制电量为59.67亿千瓦时,机制电价为每千瓦时0.319元;光伏项目机制电量为12.48亿千瓦时,机制电价为0.225元。
这是全国首个落地的新能源机制电价,两组数字不仅为山东新能源项目立下“市场标尺”,更成为全国新能源行业从“靠政策补贴”转向“靠能力竞争”的关键信号——以价格为杠杆,撬动能源结构优化的大幕就此拉开。
2025年被业内称为“新能源电价改革元年”,政策层面的转型导向持续明晰。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136号文明确新能源电量原则上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打破固定电价依赖;9月1192号文进一步强调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直指行业“发得出、用不掉”的核心痛点。山东此次竞价结果的落地,向全国传递出清晰信号,新能源市场化不是短期试水,而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路径。
风电光伏“冷热不均”,价格差里藏着能源结构优化逻辑
山东此次机制电价竞价,最引人关注的是风电与光伏的“差异表现”。从机制电量看,风电入选59.67亿千瓦时,光伏入选12.48亿千瓦时,风电的“份额”显著多于光伏。机制电价方面,风电价格0.319元/千瓦时,光伏0.225元/千瓦时,风电价格吸引力更大。“光伏竞价结果低于此前预期。”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斌坦言。
数字背后的“倾斜度”,源于山东新能源消纳的现实难题。山东是新能源大省,尤其是光伏装机容量常年居全国第一。但光伏出力高峰集中在午间,此时工业企业多午休、居民用电少,电网负荷低谷常出现“发用错配”,甚至负电价;而风电出力高峰在夜间和清晨,能与光伏形成“白天用光伏、晚上用风电”的互补,帮电网减轻调峰压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风电更受政策青睐的核心原因。
新能源市场化的核心,是让价格反映供需与价值。风电竞价区间0.094-0.35元/千瓦时,最终出清价0.319元/千瓦时,占到价格上限的91%;光伏竞价区间0.123-0.35元/千瓦时,最终出清价0.225元/千瓦时,仅占上限的64%,比风电低近三成。“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逻辑从‘有保障的稳定收益’转向了‘基于市场价格的竞争收益’,供需决定价格。这就倒逼相关企业要更加聚焦自身的成本控制和科技创新,也推动相关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了‘效益比拼’。”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曹相阳的判断,道出了价格信号的深层作用。
这组价格向市场释放出山东优化能源结构的清晰意图:引导光伏产业平稳发展,吸引更多资本投到风电领域,推动山东能源结构从“光伏一家独大”转向“风、光、储协同发展”。参与了此次机制电价竞价的华能德州电厂新能源部主任刘振,在价格公示后迅速捕捉到了风向:“这组价格信号为我们后续加力布局风电发展提供了市场指引。”
“价格锚”调供给,分时电价促消纳
山东的电价改革并非“单点发力”,而是打出了“发电端调供给+用电端促消纳”组合拳:机制电价在发电端引导能源结构调整,“五段式”分时电价从用电端匹配新能源出力。两者配合,解决新能源“发得出、用不掉”的核心痛点。
“五段式”分时电价是将一天24小时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实行“高峰电价高、低谷电价低”的差异化定价。对居民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充电省钱”。济南天桥供电中心电费电价专责董博磊以电动汽车充电举例:“23点到第二天7点是低谷时段,电价0.385元/千瓦时;部分月份中午还设了深谷时段,电价仅0.222元/千瓦时,只有尖峰时段电价的四分之一。一年下来,如果充电集中在深谷段,一辆电池容量60度、续航里程4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充电成本可控制在600元左右。”
对企业来说,因工商业的分时电价波动更大,“省钱+消纳”双重作用更明显。高峰时段电价在平段基础上上浮70%,尖峰时段上浮100%,低谷时段下浮70%,深谷时段下浮90%,价格信号特别清晰。对部分高耗能企业而言,合理调整生产工序,每月就能省下相当可观的成本。
2024年,靠分时电价引导,山东中午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了583.87万千瓦,晚高峰用电负荷转移了225.51万千瓦。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山东全网用电负荷72天突破1亿千瓦,最高达1.3021亿千瓦的历史峰值,这套机制有效弥补晚高峰时段性供应缺口,缓解了电网压力。
“山东样本”提供市场化改革的可复制路径
新能源市场化改革并非简单放开价格,而是通过制度设计,让发电企业、用户、电网等每个市场主体,在能源系统转型中找到可持续的价值坐标。
过去,新能源的发展依赖“标杆电价+全额上网”,收益可预期,推动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但伴随新能源装机量大涨,电网调峰压力陡增,尤其是光伏午间集中出力、现货价格屡现负电价后,“谁来消纳”成了行业增长瓶颈。国家发展改革委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但各地对新能源项目的价格预期一直比较模糊。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用电大省,通过充分竞争形成的风电、光伏的价格,为全国新能源投资市场立起了“参照物”。
这种转型对行业全链条提出了新要求。发电侧要加快“灵活性改造”,比如配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赚调峰收益;用电侧要推动“需求侧响应”,在电价低谷时多用电,既消纳绿电又降成本;系统侧要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等,提升电力系统效率。
在这场转型中,储能的角色被彻底重塑。随着光伏午间负电价成为常态,未配置储能的光伏电站资产价值将大幅缩水,甚至面临生存风险。山东国电投能源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华分析:“新能源全电量入市短期内可能造成储能行业震荡,尤其是独立储能投资趋于理性,但长期来看,随着山东放宽市场限价、完善容量补偿机制等政策落地,构网型储能、新能源配建储能、绿电直连项目配建储能等领域将迎来发展机遇。”
当下,新能源市场已在悄然改变,其发展已从“拼规模”进入“拼质量”阶段,电价变革正在重塑新能源投资生态,负荷为王时代已经开启。
来源丨大众日报
-
日均节省电费2.5万元,金风科技携手敬业集团拓展“钢铁+储能”模式
近期,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金风零碳与敬业钢铁集团子公司敬业新能源合作,为同属敬业集团的河北华西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下称“华西特钢”)建设并投运了15MW/30.09MWh储能电站。该项目采用“钢铁+储能”模式,日均电费收益2.5万元,是探索工业储能经济性的有益实践。
넶1 2025-10-15 -
南网储能“抽水蓄能机组成套开关设备联合技术攻关与转化”荣获首批“百链千企”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典型案例
10月14日,由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组织开展的“2025年度‘百链千企’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工作圆满结束。南网储能公司“抽水蓄能机组成套开关设备联合技术攻关与转化”作为20项优秀案例之一,获颁中国专利保护协会首批(2025年度)“百链千企”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典型案例。
넶0 2025-10-15 -
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储能电站扩容工程投运
10月14日,随着最后一组储能舱完成并网调试,位于南宁市武鸣区的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二期扩容升级工程于日前正式投运,为绿电高效消纳注入“钠电动能”。
넶0 2025-10-15 -
约2.8亿人民币!美国铁基液流电池制造商ESS获大额融资
当地时间10月14日,美国铁基液流电池制造商ESS宣布,已完成与约克维尔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投资基金YA II PN,Ltd.的4000万美元(约2.8552亿人民币)融资交易。
넶1 2025-10-15 -
-
电力调度进入“高铁时刻”!两大电网破冰现货交易!4230万度绿电实现15分钟级“闪送”
10月13日,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突破经营区域界限,首次以现货交易形式实现跨区电力调配。
넶1 2025-10-15 -
500MW/3GWh!海博思创中标!电建湖北公司发布包头威俊电网侧独立储能设备采购成交结果公示
10月14日,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有限公司包头威俊 50 万千瓦/300 万千瓦时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储能设备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示。
넶1 2025-10-15 -
许继电气大功率高压直挂储能技术实现煤矿应急电源领域首次应用
近日,许继电气所属许继电力电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的煤矿应急电源储能系统—10千伏12兆伏安/6.5兆瓦时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在安徽省某煤矿现场一次并网成功,并成功完成离网重载运行!这是大功率高压直挂储能技术在安徽省煤矿应急电源领域的首次应用和工程项目示范。
넶1 2025-10-15 -
0.499元/Wh!300MW/1.2GWh!宁德时代预中标甘肃辉通独立储能系统设备采购
10月14日,甘肃辉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300MW 1200MWh独立储能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投标报价0.499元/Wh预中标。
넶1 2025-10-15 -
陈清泉院士:AI赋能,开启能源与汽车革命新征程
10月10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IBIE2025电池博览会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动能无届 芯赋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主论坛发表题为《人工智能赋能、能源革命与汽车革命新征程》的主题演讲。
넶1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