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刘宝生:电池成 “新时代血液”,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首页    首页头条要闻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刘宝生:电池成 “新时代血液”,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10月10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IBIE2025电池博览会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主论坛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创新,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驱动低碳转型、实践智能制造的“新时代血液”。

刘宝生指出,过去十年中国电池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多领域领跑的转变,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与产业链完善度持续提升,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 “中国力量”。当前产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核心动力不仅源于技术突破,更需创新应用牵引。

 

在能源领域,以电池为核心的储能系统,正从“配角”变为“主角”,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引擎。从大型的电化学与混合储能电站,到深入工商业场景的用户侧工商业储能,再到整合分布式资源的虚拟电厂,电池技术是实现能源时空转移、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支撑。特别是长时储能等技术的发展,将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交通领域,电动化的浪潮正从乘用车向更广阔的空间奔腾。电动重卡与特种工程车辆的规模化应用,正在破解重载运输的减排难题;船舶电动化的探索,为“绿水青山”的江河湖海注入了清洁的动力;电动低空飞行器的崛起,推动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家居和工业领域,智慧养老机器人可依靠高性能电池提供持久的陪伴与照护能力;无绳化电器将更为方便快捷,为人民提供创新生活方式;AGV机器人、自主巡检机器人满足了现代智能制造对柔性化、数字化的核心要求。

 

新兴应用的多元化,对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为严苛和个性化的要求,电池产业已进入技术路线分化、产品精准定义的新阶段。未来的竞争,将从单纯的“产能规模”转向以满足具体场景需求为核心的技术生态与解决方案能力的竞争。

 

刘宝生强调,产业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支撑飞行,需要更长循环、长寿命的电池用于储能,需要更安全可靠的电池守护民生,需要更低碳足迹的电池响应全球共识。这需要电池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供从材料到系统、从产品到服务的丰富矩阵。面对新兴应用对电池性能的个性化需求,产业已进入技术路线分化、产品精准定义阶段,未来竞争将从 “产能规模” 转向场景化技术生态与解决方案能力竞争。

 

针对行业现存 “内卷” 问题,他呼吁同仁坚持创新驱动,践行主体责任,以技术、质量、服务与品牌构建价值体系,维护公平发展环境。

 

为推动行业持续进步,刘宝生代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出五大行动方向。

一是强化应用牵引,通过品牌展会促进电池企业与下游应用方深度对接,以需求倒逼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是构建标准体系,联合多方加快制定电池性能、安全等领域标准,其中协会副理事长马德军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领导人晚宴上荣获2025年度开尔文勋爵奖,为中国电池标准赢得国际话语权;

三是推动数智提升,落地电池护照试点,实现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打造 “中国方案”;

四是倡导绿色循环,完善电池回收网络,推进材料再生与梯次利用;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应对贸易壁垒,让中国电池技术与方案惠及全球。

2025年10月15日 11:52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