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总经理庞骁刚:年内可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中国的目标是今年年内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正在积极努力,相信年内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骁刚6月24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国家电网总经理庞骁刚(左三)参加达沃斯论坛摄影:郑慧
庞骁刚是在讨论电力系统韧性时做出上述表态的,他介绍,电力系统面临重大转型,中国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随着新能源装机大幅增加,电源特性、电网形态、系统运行底层理论基础发生很大变化,如何保持韧性是电力同行面临的共同的问题。
他表示,首先是要提升电网抵御事故的能力。他提到,国网正在研究如何防范大面积停电事故,管理和研究电网的稳定性。比如,要推进建设新能源预测能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故障主动防御能力,以及需求侧资源响应能力。此外,还要补充主网架、配电网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打好物理基础,提升运行技术。
在科技创新方面,他提到,目前电力系统运行仿真控制的研究大有可为,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比如超导输电、长距离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也要持续推进。此外,还要推进电力市场建设。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在电力领域,随着新能源比例不断提高,叠加一次能源价格波动,用电负荷增长,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等影响,中国电力体制、电力市场体系、电价机制面临深刻变革。
2022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其中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该意见还提出,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根据这份文件,初步建成意味着,到2025年,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协同运行,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一体化设计、联合运营,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2024年11月,中电联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提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的“三步走” 路线图,即2025年初步建成,2029年全面建成,2035年完善提升。
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进建设会,强调要深刻理解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按期完成。
会议提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提质增速,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取得新突破,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现新提速,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电力市场基础规则获得新成果。
同时,会议明确,要重点做到“六抓六推进”:抓重点省份,推进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抓市场机制,推进跨省跨区交易取得积极突破;抓规范统一,推进电力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加快落地见效;抓监督整治,推进地方保护和省间壁垒有效破除;抓协同共治,推进电力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抓风险防控,推进电力市场良好氛围持续营造。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无疑是电力市场加速推进的重要背景。庞骁刚介绍,自2021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年均增长达到19.2%。截至2024年底,累计装机达到1889GW,其中风电和光伏的装机达到1407GW。
2025年1月,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 号),要求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该通知以2025年5月31日为节点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设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受前述136号文等政策的影响,今年1月-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97.85GW,彭博新能源预计,2025年新增光伏装机将达到302GW。
庞骁刚表示,截至目前,国网经营区域内光伏、风电装机超过1325GW,在总发电装机占比中达到46.9%。为了应对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国家电网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建设更坚强的电网,让更多可再生能源得以接入。主网架方面,目前为止,中国建成了40项特高压工程,其中特高压直流18项,特高压交流22项。通过这些工程,中国得以将大量新能源项目,包括沙戈荒大基地所发电量输送到两三千公里之外。与此同时,加强智能配电网建设,让大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得以上网。
其二,提升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为了应对新能源发电间接性、波动性的特征,国网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电站,主动服务煤电灵活性、清洁化改造,并支持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目前国网在建、在运抽水蓄能装机达到94GW,国网经营区域内的新型储能超过73GW。
其三,自主创新研发高比例新能源的电网运行控制系统,这一系统突破了全域协同故障的防御技术,能够保障超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大电网的安全运行,目前仍在优化迭代中。
“今年1月-5月,我们的新能源发电量约773.5TWh(太瓦时),占比达到25%,利用率大约为93%。”庞骁刚表示,新能源25%的发电量占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较高水平。
来源丨财经
-
锂电池上半年出口额创新高—— 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持续赋能
海关总署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达341.02亿美元(约合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4%,创历史同期新高,扭转了2024年出口下降的格局。
넶3 2025-08-20 -
内蒙古电力集团与中国电建集团签署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合同
8月19日,内蒙古电力集团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召开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合同签约座谈会。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斌,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参加会谈并出席签约仪式,副总经理韩瑞主持会议。
넶4 2025-08-20 -
内蒙古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量补偿金额累计突破2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19日消息称,内蒙古对全区纳入规划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累计发放的放电量补偿金突破2亿元大关,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储能可持续商业模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넶3 2025-08-20 -
揭晓!主题论坛十三:“电池安全与标准””议程正式发布
当前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但全球储能安全事故频发,凸显安全紧迫性。主流大容量储能电池高能量密度下,热失控易引发燃烧爆燃,且行业存在全生命周期标准不健全、系统兼容性差、运维智能化不足等问题。
넶3 2025-08-20 -
厦门海辰正式中标沙特26亿人民币电池储能系统项目
据沙特电力公司(SEC)官方8月18日公告,中国储能企业厦门海辰储能(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正式中标沙特1GW/4GWh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合同总价值约26亿元人民币(合3.62亿美元)。此次合作是海辰储能在中东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储能技术出海的重要里程碑。
넶5 2025-08-20 -
新型储能迈入规模化发展
储能是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넶3 2025-08-20 -
200MW/800MWh!粤水电新疆构网型储能项目储能系统中标候选人公示
8月18日,阿瓦提粤水电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项目储能系统及升压站主要设备采购-标包6: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中标候选人公示。新疆粤水电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投标报价35040万元(折合单价0.438元/Wh)预中标。
넶3 2025-08-20 -
海博思创获评2025年北京市先进级智能工厂 打造数字化智能制造新标杆
在“双碳”战略持续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海博思创凭借“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性能储能产品智能工厂”项目,于2025年7月成功获评北京市先进级智能工厂。
넶3 2025-08-19 -
Iberdrola澳洲最大130MWh BESS已接入AEMO,长时储能助力电网稳定
西班牙公用事业公司及独立发电商 Iberdrola 旗下澳大利亚分公司所拥有的一座130MWh电池储能系统(BESS),已正式接入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的市场管理系统。
넶3 2025-08-19 -
沙特SEC 1000MW/4000MWh储能大标落定,中国企业携手沙特伙伴共绘绿色蓝图
沙特电力公司(SEC)已就总容量为1000MW/4000MWh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授予相关合同。这些项目分别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地区的 Tabuk 和中部地区的 Hail。
넶9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