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地生物质电池生产线 大自然“边角料”变储能新动力

首页    其它新型储能    成都落地生物质电池生产线 大自然“边角料”变储能新动力

4月15日,新质生产力核心技术——生物质电池生产线项目正式在成都落地入园,标志着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由国瑞惠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主持,其研发的“无极双碳”生物质电池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创新性地使用杂木、竹子、酒糟、椰子壳等大自然的“边角余料”,将其加工成纳米炭,制造出新型生物质电池。

 

这种电池属于电容性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任何电化学反应,这使其特别适用于对安全保障要求更高的宽温环境。经过技术团队近二十年的潜心研究和场景应用跟踪测试,生物质电池在安全性、环保性、宽温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表现卓越,成功打造出一条全产业链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的新型储能技术路线。

 

据技术团队专家介绍,利用大自然的生物质原材料制备纳米炭,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满足多种储能应用场景对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如光伏项目发电、风力发电、工业园区及住宅小区的调峰储能等。

 

当前,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储能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传统储能技术存在的安全性、环境污染、储能时长和使用经济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型储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电子企业协会能源分会会长崔琳表示,无极双碳生物质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为更广泛的电池应用市场带来深刻变革。

 

此次生物质电池生产线项目的落地,不仅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将大自然的废弃物转化为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也为中国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4月15日,新质生产力核心技术——生物质电池生产线项目正式在成都落地入园,标志着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由国瑞惠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主持,其研发的“无极双碳”生物质电池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创新性地使用杂木、竹子、酒糟、椰子壳等大自然的“边角余料”,将其加工成纳米炭,制造出新型生物质电池。

 

这种电池属于电容性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任何电化学反应,这使其特别适用于对安全保障要求更高的宽温环境。经过技术团队近二十年的潜心研究和场景应用跟踪测试,生物质电池在安全性、环保性、宽温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表现卓越,成功打造出一条全产业链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的新型储能技术路线。

 

据技术团队专家介绍,利用大自然的生物质原材料制备纳米炭,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满足多种储能应用场景对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如光伏项目发电、风力发电、工业园区及住宅小区的调峰储能等。

 

当前,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储能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传统储能技术存在的安全性、环境污染、储能时长和使用经济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型储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电子企业协会能源分会会长崔琳表示,无极双碳生物质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为更广泛的电池应用市场带来深刻变革。

 

此次生物质电池生产线项目的落地,不仅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将大自然的废弃物转化为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也为中国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来源丨央广网

2025年4月16日 12:57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