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股份:铅酸帝国裂变
天能“铅锂协同”能否撑起下一个增长点。
一直以来,提到天能股份,行业内外多会想起电动两轮车铅酸电池。
事实也的确如此,天能股份在铅酸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已逼近五成,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在最新的2024年年报中,尽管销售收入同比小幅下降至450.42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下跌至15.55亿元。但在业绩下滑中,铅酸业务贡献了418.35亿元营收,仍然是支撑业绩的核心业务。
未来,天能股份还将通过铅酸电池打开海外市场。东南亚地区正在迎来“油改电”热潮,电动两轮车需求激增,天能股份正在加速出海:越南组装厂于2024年7月完成试生产,随后自建工厂也于12月正式开工,公司在当地的产能和供应链布局正迅速成形。
针对海外的努力也在年报有所显现,2024年天能股份对海外业务的直接出口收入达2.96亿元,同比增长12.51%。
当然,天能并不仅限于守住铅酸这一块老本行。年报里提到,企业锂电产量同比大增76.74%,并在储能、氢燃料、钠离子及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投入相当力度。
天能股份的核心逻辑是多路并进,即一手把铅酸业务推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另一手力促锂电和储能等新兴板块攻城略地。
但路径清晰不等于过程顺利。海外市场虽热,但本地政策、产业配套和竞争格局仍在变化之中;锂电、储能、氢能、钠电等新赛道虽方向正确,但不乏强敌环伺,行业节奏远比预想更快更卷。对天能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有没有布局”,而是能否在多线出击的同时,把每一条路径都走深、走实。
发力锂电
在铅酸霸主之外,天能股份近年对锂电的投入越发引人注目。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锂电池产量同比飙升76.74%,销售量1.10GWh,收入则突破4.93亿元。
单看增速,这家传统电池企业显然尝到了“新赛道”的甜头。然而,锂电市场早已被喻为内卷主场,头部厂商占据大部分份额,中小玩家除了在价格战上厮杀,还得时刻警惕技术迭代被甩在身后。天能的突围究竟有几分胜算,仍需冷静审视。
一方面,公司拥有足够的资金与供应链优势,这为其快速切入和持续扩张锂电业务提供了底气。
根据年报,天能股份的货币资金较上年大增,且在建工程大额转固,说明前期投入开始开花结果。
年报显示,天能股份在动力和储能细分市场双线发力。一方面为中兴通讯等客户供应通信类电源,另一方面瞄准储能项目和工业动力,甚至探索轨道交通和特种车辆,为后续增量埋下伏笔。
但另一方面,锂电行业本就有强者恒强的残酷属性。无论是电动汽车、储能还是消费电子,主流客户往往更倾向与顶尖的电池厂商深度绑定。
天能股份虽在电动两轮车电池领域经验丰富,但尚需拿出足够的技术与成本优势,来与一众老牌和新兴的锂电对手竞争。
此外,锂电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对资金和供应链管控提出高要求。
锂电市场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险滩暗流。大量同行在技术、规模和成本管理方面与其激烈竞争,加之潜在的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形态迭代,更让整条赛道充满变数。天能如何在保证铅酸主业稳健的前提下,把锂电技术与产线升级做深,才是能否在新一轮洗牌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前瞻布局
如果说锂电是天能股份当前最明确的增量方向,那么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则更多带有前瞻布局的意味。
年报显示,天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已实现发动机系统在装载机和公交车的小批量交付,还自研了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
与此同时,公司在钠离子电池上也有新产品落地,并宣称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固态电池方面则展示了300Wh/kg和400Wh/kg原型产品的可行性。
从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看,天能股份的思路是先守住铅酸、推动锂电量产,再对氢燃料、钠电、固态电池进行中长期培育。加之企业手握百亿级货币资金和稳定的现金流,也有一定底气为这些新项目提供护城河式的资金支持。
但从投入角度看,上述任何一条新技术赛道都需要大量资金、人才和时间累积才能跑通商业化,更何况氢燃料、钠电和固态电池都还是早期阶段,行业竞争与技术不确定性颇高。
以氢燃料为例,虽然国内外普遍看好重卡、客运等领域的前景,但制氢、加氢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成本居高不下,若要真正落地,仍有漫长的产业链协同要走。
天能股份以小批量交付试水不失为稳妥之举,但要在大规模市场化之前,企业或需要持续多年投入,短期回报相对有限。
钠离子电池同理。相较于锂电,它在原材料储量和成本上有优势,然而能量密度水平仍略逊一筹,产业生态尚未成熟,也缺乏大规模应用示范。
对于天能股份而言,率先开发软包电芯并打通储能、轻型动力等细分场景固然值得肯定,但能否尽快抢占市场窗口,还取决于技术迭代速度和政策引导强度。
固态电池则更显科幻感,尽管天能股份已经推出高能量密度原型产品,但业内普遍认为,真正大规模商用至少还需数年。企业的技术储备若想转化为可盈利的业务,还需要匹配更完善的上下游协同与标准化生产能力。
这就引出另一大问题:对天能这样的综合电池厂商而言,多条技术路线同时发力,会否分散资源、降低主业聚焦?
毕竟,铅酸和锂电依旧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前沿项目如果短期难见成效,可能会给财务表现和投资者预期带来额外压力。
来源丨星球储能所
-
为电网装上“智慧调频阀”!总投资7.2亿元的宁江储能电站项目启动
8月20日上午,如实松原宁江储能电站项目在吉林宁江经济开发区启动。项目总投资7.2亿元,规划在宁江区建设6处储能站点。一期建设50MW/100MWh智慧储能电站。
넶0 2025-08-21 -
博雷顿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 携手推动零碳智慧矿山建设
2025年8月18日,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零碳智慧矿山建设、纯电矿卡超充技术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矿业绿色低碳转型。
넶0 2025-08-21 -
2025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出炉!宁德时代吴凯、比亚迪廉玉波、清华大学曾嵘、武汉理工麦立强等入围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8月20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后续将进行外部同行专家评选、院士增选大会选举,选出新增选院士。
넶0 2025-08-21 -
锂电池上半年出口额创新高—— 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持续赋能
海关总署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达341.02亿美元(约合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4%,创历史同期新高,扭转了2024年出口下降的格局。
넶3 2025-08-20 -
内蒙古电力集团与中国电建集团签署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合同
8月19日,内蒙古电力集团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召开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合同签约座谈会。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斌,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参加会谈并出席签约仪式,副总经理韩瑞主持会议。
넶4 2025-08-20 -
内蒙古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量补偿金额累计突破2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19日消息称,内蒙古对全区纳入规划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累计发放的放电量补偿金突破2亿元大关,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储能可持续商业模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넶3 2025-08-20 -
揭晓!主题论坛十三:“电池安全与标准””议程正式发布
当前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但全球储能安全事故频发,凸显安全紧迫性。主流大容量储能电池高能量密度下,热失控易引发燃烧爆燃,且行业存在全生命周期标准不健全、系统兼容性差、运维智能化不足等问题。
넶3 2025-08-20 -
厦门海辰正式中标沙特26亿人民币电池储能系统项目
据沙特电力公司(SEC)官方8月18日公告,中国储能企业厦门海辰储能(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正式中标沙特1GW/4GWh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合同总价值约26亿元人民币(合3.62亿美元)。此次合作是海辰储能在中东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储能技术出海的重要里程碑。
넶5 2025-08-20 -
新型储能迈入规模化发展
储能是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넶3 2025-08-20 -
200MW/800MWh!粤水电新疆构网型储能项目储能系统中标候选人公示
8月18日,阿瓦提粤水电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项目储能系统及升压站主要设备采购-标包6: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中标候选人公示。新疆粤水电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投标报价35040万元(折合单价0.438元/Wh)预中标。
넶3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