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正当其时

首页    首页头条要闻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正当其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对促进新能源发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回望来时路,站在新起点,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势在必行

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建立了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标杆电价制度,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构成了“燃煤标杆电价+财政补贴”的固定上网电价机制及资金补贴制度,后来随着新能源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逐步退坡。“十四五”以来,风电、光伏造价较过去10年降低了50%,实现平价上网。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历史性的超过煤电装机规模(12亿千瓦),达到了14.1亿千瓦,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可再生能源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风电、光伏装机量分别较2013年增长了5倍和47倍。可以说,过去20年,价格、财政补贴、产业政策的合力支持,成就了我国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新能源发电行业和装备制造业顺利度过“优育期”的历史任务,为我国能源转型、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增添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力市场加快建设,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2024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平均超过50%。但仍有一半左右的新能源电量执行保量保价收购方式,未通过市场化机制形成价格,不利于电力市场形成真实价格信号,不利于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同时,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保量保价方式下,其他调节性资源为新能源消纳提供的支撑调节服务价值难以有效体现,不利于激发调节性电源积极性。恰逢“十四五”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在能源低碳转型关键期、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起步期“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改革完善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是对新能源电价管理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通知》的出台,通过市场化方式确保新型电力系统投入产出的“高性价比”,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协同发展,将助力决胜2030年前碳达峰战略目标。

 

二、稳预期、利长远,创新支持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机制十分必要

新能源的建设成本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预期对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从新能源富集地区新能源参与市场情况来看,受出力特性影响,新能源参与市场后收益波动较大,且随新能源规模增长有所加剧。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提升,加之大规模存储尚不具备经济性,意味着发电量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十五五”期间我国新能源预计仍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在放开新能源全部电量价格由市场形成背景下,传统保量保价收购支持新能源的方式已不再适用。针对新能源入市后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和投资不确定性,研究新的支持措施,对于稳定新能源预期,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此次《通知》创新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该机制类似于国际上的政府授权差价合约。对纳入机制电量,市场交易均价(类似政府授权差价合约的“基准价格”)低于或高于机制电价(类似“合约价格”)的部分,按规定开展结算。机制设计充分尊重新能源行业发展实际和现有利益格局,对存量和增量新能源发电项目精准分类施策,避免政策“一刀切”,确保支持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机制坚持激励约束并重,通过选取市场同类项目加权平均价格作为差价结算的基准,激励约束机制覆盖范围内的新能源项目可提升市场经营实效,避免出现“养懒汉”的情况。机制还具备较强灵活性,新能源发电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退出机制,通过优化市场经营策略等方式,提升市场收益水平,更好实现市场化发展。需特别指出,该机制仅在最终结算环节进行价格补偿回收,不会干预或影响前端电力市场交易,以最大程度促进市场价格有效形成。此次创新建立的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给相关经营主体吃下“定心丸”,必将坚定行业发展信心,续写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筑市场、优规则,助力电力市场建设水到渠成

科学有效的电力市场是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给市场建设带来了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传统电力市场中主要以煤电电量为交易标的,新能源的加入使得电力市场交易进一步扩围,为电力市场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新能源发电出力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且拥有绿色价值属性,需要电力市场建设与新能源发展相向而行、相辅相成,才能适应能源转型需要。现货市场方面,部分地区现货市场尚未连续运行,难以反映出短时快速变化的电力供需形势,新能源等价格信号还未准确有效体现。目前部分地区强制新能源参与日前市场,但由于新能源通常预测不准,往往因为产生的偏差影响收益。新能源增多后,现货市场的价格上下限规则也需要及时调整完善,以更好发挥现货市场作用。中长期市场方面,将传统电源高比例签约中长期合同的要求简单移植到新能源上,也造成经营主体参与市场不够灵活,调整市场风险的空间有限,收益受到影响。绿色价值方面,我国绿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绿电交易对绿色价值的体现方式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的同时,注重加强电力市场顶层设计,指导各地进一步优化完善电力市场机制规则,促进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现货市场方面,指导各地加快现货市场建设,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加快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以有效应对系统运行偏差,更好实现电力供需瞬时平衡;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更好引导各类灵活性资源主动参与系统调节,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和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中长期市场方面,综合施策提升新能源中长期交易灵活性。统筹推进绿电市场发展,更好发现新能源绿色环境价值。同时,还要求各地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通知》的出台吹响了新一轮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冲锋号”,随着《通知》的落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又将迈出坚实一步。

 

《通知》的出台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是继2023年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之后,上网电价改革的又一座里程碑,将有效推动我国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丨南方能源观察

2025年2月24日 16:59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