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Wh储能、最高补助1000万元!湖南促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
2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印发《湖南省促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鼓励算力设施运营机构参与省内电力交易,鼓励和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相关企业用电大户与大型新能源发电企业对接合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支持“绿色产业用绿电”“绿电优价支持绿色产业”。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相关企业、项目所在园区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和用户侧储能,充分挖掘利用新能源,降低其用电成本。支持省内算力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配置储能设施,提升电力自平衡能力,对配套建设储能规模在500千瓦时以上储能设施的,按不超过项目投资金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长株潭、郴州东江湖等省内重点算力集群(园区)实施绿色低碳智算化改造。
原文如下: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促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湘政办发〔2025〕4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湖南省促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2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湖南省促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为抢抓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积蓄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劲动能,加快打造国家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指导意见》(湘政办发〔2024〕34号),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夯实算力基础。积极争取重大智算基础设施项目落户湖南,对新建规模在1000PFlops以上的重大智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支持。鼓励重点地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为企业提供算力服务的智算中心,推动传统数据中心加快技术改造升级为智算中心,对新建(改造)总算力在50PFlops以上,且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的智算基础设施项目,按照设备和软件等建设费用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企业建设智算中心及边缘计算设施,对企业部署的算力设施项目,按照设备和软件等建设费用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建设并运营省算力调度和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省算力资源的整体优化和按需调度,对平台建设给予适当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鼓励和支持数据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运营单位、企业接入省算力调度和综合管理平台,对通过调度平台采购算力的企业给予支持,提高闲余算力使用效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省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创新能力。鼓励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相关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省财政依据企业较上年度新增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的8%、12%分类给予补助,补助额度不足1万元的不予补助,单个企业补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体系化推进绿色智能计算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按有关政策给予资金补助。加强“大校、大院、大企”协同创新,支持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式定向研发成果转化,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政策,将成效明显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程序认定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按有关政策给予经费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制订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对主导制订并获批发布具有开创性水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按标准等级分别给予每项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鼓励开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相关发明专利研发布局,对在本省申请且在政策实施期内获得绿色智能计算相关领域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和机构,达到50件、100件、150件的分别给予累计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的奖励。(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发展高端产品。充分发挥制造业“揭榜挂帅”机制作用,加大绿色智能计算核心芯片器件供给,加大高性能、低功耗的端侧芯片开发生产,推进通信、显示、音频等模组研发,探索存算一体、类脑计算、芯粒、指令集等芯片研发与应用,培育高端芯片创新发展生态。鼓励和支持开展大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大模型训练数据采集及治理工具研发,支持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安全可控技术以及通用人工智能其他路径探索的应用研究,加快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算法、高质量数据集、人工智能标志性创新产品。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关键软件技术攻关,鼓励产学研合作开展面向智能化的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业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软件开发工具、工业软件及大型应用软件攻关项目,根据不超过项目研发投入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首轮次、首套件等创新性产品研发应用,对符合“五首”条件的绿色化智能化计算产品按有关政策给予支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倡导绿色低碳。鼓励算力设施运营机构参与省内电力交易,鼓励和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相关企业用电大户与大型新能源发电企业对接合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支持“绿色产业用绿电”“绿电优价支持绿色产业”。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相关企业、项目所在园区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和用户侧储能,充分挖掘利用新能源,降低其用电成本。支持省内算力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配置储能设施,提升电力自平衡能力,对配套建设储能规模在500千瓦时以上储能设施的,按不超过项目投资金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长株潭、郴州东江湖等省内重点算力集群(园区)实施绿色低碳智算化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培育经营主体。鼓励以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的创新创业,大力引育拥有自主核心技术、高成长型的创新型企业,省财政对首次获得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创新型企业,按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建立省级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项目库,对在省内布局新建、扩建的重点项目按有关政策择优予以支持。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企业做大做强,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2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且近2年营收平均增速超过15%的智能计算产业链重点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15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奖励。加快培育一批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和省重点软件企业,对上年度营收增速超过15%的省重点软件企业根据其营收规模及增速、研发投入等主要业务指标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省重点软件企业成长为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委金融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支持平台建设。聚焦绿色智能计算领域,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落地湖南,争取布局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对落地建设及获批的创新平台,按有关政策给予支持。布局建设一批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特色集群,对申报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相关领域特色集群,按有关政策给予支持。强化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鹏腾”生态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湖南省计算产业“1+N”生态创新中心体系,对新建成投入运行的各类生态创新中心,按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总体运行效果排名前三的生态创新中心给予最高100万元的梯度奖励。(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培养产业人才。支持将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人才纳入“芙蓉计划”等省级重大人才项目,支持推荐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加大对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前沿技术团队的引进培养力度,在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配偶就业等方面按有关政策给予支持。鼓励和支持省内高等院校面向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设置、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深化国家、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推动省内重点高校与龙头企业合作,支持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机构建设。(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建设开源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等在湘建设开源软件创新平台、开源社区、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开源代码安全检测平台等,按照运营单位年运营费用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支持企业和行业组织基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的鸿蒙、欧拉等开源项目推广开源生态,为生态伙伴提供各类软硬件产品对接测试、生态品牌和产品展示推广、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根据其生态推广投入费用金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鼓励企业或者相关机构参与开源创新,培育孵化优质开源项目及开发商业发行版软件产品,根据不超过开源项目和产品投入金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委军民融合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优化产业生态。深化绿色智能计算技术及产品行业应用,加大对符合政策要求的绿色智能计算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先行先试创新型产品,开放一批核心应用场景,采购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智能计算产品及服务,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鼓励和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相关产品纳入湖南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优”清单和“两新”清单,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企业、产品参与“智赋万企”行动及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并按有关政策给予支持。支持产业促进机构、联盟、协会等行业组织举办新型信息消费、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数据要素×、数据安全、算法创新、开源开放等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引导各类创投基金参与大赛活动,吸引全国优秀团队参赛,加快引进各类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对大赛活动承办机构给予不超过活动总决算费用5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办好世界计算大会、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新媒体大会、“永不落幕”的音视频装备展等活动,加大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世界级“湖南计算”生态品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省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强资金支持。加强资金保障力度,大力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引导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放优惠利率专项贷款,积极组织开展银团贷款。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建立优质项目清单,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和项目对接活动,支持社会资本加大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领域企业优先纳入省产融合作制造业“白名单”、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项目清单等,按规定享受支持政策。(省财政厅、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本政策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相关政策与其他政策内容不一致的,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来源丨湖南省人民政府
-
印度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储能出海新方向?
根据媒体PV Magazine 2月20日报道,依据印度电力部所颁布的规定,太阳能项目在未来的招标过程中,所有相关的可再生能源实施机构及州级公用事业公司均需配备储能系统(ESS),其储能容量至少应达到已安装太阳能项目容量的10%,且该系统应具备至少两小时的持续储能能力。
넶0 2025-02-21 -
澳大利亚1.8GWh电池储能项目加速过审,去碳浪潮席卷而来
近期,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加快了对Birdwood Energy公司1.8GWh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的审批进程。这一系统拥有400MW的容量,并能持续供电4.5小时,计划在维多利亚州东北部的沃东加(Wodonga)地区建设,该地紧邻新南威尔士州边界,距离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约324公里。
넶0 2025-02-21 -
火中试炼,无惧考验 | 华为圆满完成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极限燃烧试验
近日,华为数字能源在国际权威的独立保障和风险管理机构DNV及战略客户的全程见证下,圆满完成了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的极限燃烧试验,以打破行业传统安全边界的创新理念和真实场景极限验证,为储能行业安全标准树立全新里程碑。
넶0 2025-02-21 -
超威集团与孟加拉国Walton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月20日,超威集团与孟加拉国Walton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与Walton集团董事长S M Rezaul Alam代表双方签约,将共同推动孟加拉国和相关国家的绿色出行及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넶3 2025-02-21 -
报告:澳大利亚电池储能套利净收入达到此前纪录的三倍
2024年,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的大型储能电池从批发电价套利中获得了1.65亿澳元(合1.05亿美元)的净收入,是2023年5,100万澳元(此前纪录高点)的三倍多。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增加使市场波动性加剧,从而增加了此类套利机会。
넶0 2025-02-21 -
杜绝“带病并网”!四川省新型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工作导则发布
2月2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四川省新型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工作导则(暂行)》(以下简称《工作导则》),适用于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且功率为500千瓦、容量为500千瓦时以上的新型储能电站。
넶2 2025-02-21 -
-
河南省:到2027年10GW新型储能+1000个源网荷储项目+1000个分布式智能电网+“四个一批”配电网投资318亿
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河南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意见建议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
넶1 2025-02-21 -
了解海外储能收益模式,探寻行业新机遇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储能技术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关键力量。与国内储能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不同,海外储能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机制相对完善。了解国外储能收益模式,不仅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还能为自身的业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从海外储能项目的投资价值、常见收益模式解析、典型国家收益模式案例三大维度展开,介绍海外储能行业机遇与变现逻辑。
넶2 2025-02-21 -
方大炭素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筑能源材料领域新篇章
2月20日,方大炭素与宁德时代强强联合,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双方将在能源材料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加快产业布局,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产业零碳发展。
넶2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