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管委:到2025年底,建成超充站1000座以上,超充桩2000个以上!
12月31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技术导则》的通知。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建成超级充电站(以下简称超充站)1000座以上(超充桩2000个以上),城六区服务半径1公里,主流超充车型(800V电压平台)在超充桩平均一次充电时间可降至15分钟左右,高质量超充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到2035年,高质量超充站的超充桩平均一次充电时间可降至8分钟以内,显著提升充电服务品质,实现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有效提升充电服务体系资源使用效率。
综合考虑机动车电动化所需电量、公众服务体验、企业建站积极性、站点服务能力与场景适配等四方面因素,以高质量的充电服务体验为目标,将北京市高质量超充站确定为一级超充站和二级超充站两种基本模式。
一级超充站(即“3+9”模式):选择充电需求旺盛、示范效应强的场景进行设置,单站配置总功率1200kW,至少设置3个超充桩(单枪最大输出功率不低于480kW)和9个快充桩,服务体验更优、示范效应更强、舒适度更高。
二级超充站(即“2+6”模式):在“5+1”场景及周边进行设置,单站配置总功率600kW,至少设置2个超充桩(单枪最大输出功率不低于480kW)和6个快充桩,平均充电时长15分钟,服务半径0.9公里。
来源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
西安交大国家储能平台测试评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西安交大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下称“国家储能平台”)于2021年成立,以“三个面向”为导向,以实现电化学储能、氢能储能、储能系统应用、储能安全领域核心技术为目标,以工程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为向导,探索产学研用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넶0 2025-01-07 -
首获权威检验报告!中储国能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核心设备完成第三方检验
近日,中储国能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核心设备率先通过第三方CMA专业检验,报告验证中储国能在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300MW系统效能国际领先。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由中储国能公司投资建设,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性能最优、成本最低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넶0 2025-01-07 -
-
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中锂电相关内容的解读
近期商务部发布“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下称《目录》)调整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本次拟新增1项技术条目、修改1项技术条目、删除3项技术条目。其中新增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出口限制,前者提出了对于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特定条件的控制要点,后者提出了锂辉石提锂以及卤水提锂的控制要点。
넶0 2025-01-07 -
AI 驱动创新|双登联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新年重磅发布新一代“电池数字大脑”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两院院士陈忠伟作为双登技术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携团队莅临双登集团调研交流,公司董事长杨锐博士、执行总裁杨宝峰博士以及副总裁钟义华接待。
넶3 2025-01-07 -
北京城管委:到2025年底,建成超充站1000座以上,超充桩2000个以上!
12月31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技术导则》的通知。
넶3 2025-01-07 -
清华四川院助力江苏首座AI智慧调控光储充换一体化站建设
2025年1月3日,苏州昆山市南星渎绿能e站二期工程投运,成为江苏首座AI智慧调控光储充换一体化站,该站是目前苏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光储充换”综合能源快充站。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南星渎绿能e站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的供应商,从工程立项到最终落地,提供前期调研、需求分析、程序开发、现场实施等一站式服务。
넶3 2025-01-07 -
商务部向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发来感谢信!
넶0 2025-01-07 -
全国最大滩涂光储电站投产
1月7日,全国最大滩涂光储电站、山东省在运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项目——华电山东莱州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并网发电,“盐滩变绿滩”的生动实践对我国盐碱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新型绿色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华电”方案。
넶2 2025-01-07 -
林洋储能助力普洛斯无为储能项目并网
1月1日,普洛斯在安徽无为的100MW/200MWh储能项目顺利并网了。这个项目用上了林洋储能的最新产品——Power Atlantic®液冷储能电池舱。它集成了3S融合控制、全生命周期健康预测、故障预判、多单元协调控制等多项创新技术,让储能系统的寿命、安全性和可用率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确保了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넶3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