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高端对话顺利举办:行业领军人共话应用创新与场景实践
动力电池产业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承载,亦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我国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能源革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024年8月31日下午,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承办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高端对话在四川省宜宾市顺利举办。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作为主持人,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孙学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黄学杰、中国船舶集团712研究所副所长朱刚以及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梁锐5位嘉宾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动力电池行业的应用创新与场景实践。

动力电池的新应用场景是高端对话的核心议题之一。孙学良表示,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不仅提升了电动汽车行业的潜力,还打开了电动航空、低空飞行器、机器人等新领域的机会,目前业内正在着手解决新型固态电解质、固-固界面接触等问题,有望在未来5-10年实现落地。

电动船舶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新场景之一。朱刚称,电动船舶用电量高、运输成本低,环保优势突出,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受益于国内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预计将加速发展。电动船舶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安全性,二是电池成本。其中成本问题可以通过利用水电、与水路电网储能相结合和标准化设计来逐步解决。他表示,内河和近海航行有望成为采用纯电动模式的主要场景,而远洋航行则可能采用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的组合应用。

动力电池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备受市场关注。对此,付炳锋表示,当前技术体系已相对稳定,下一步的增量主要来源于海外市场,以及电动车对燃油车更大规模的替代。在这一过程中,电池能量密度、重量和充电速度的优化至关重要。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电力需求的增加将对电网产生影响,付炳锋认为电池储能和车网互动技术将迎来新机遇,退役电池的回收利用也将迎来增长。

黄学杰认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开发同时也取决于企业精密制造能力的提升和新材料的研发创新,这二者的发展将带来更低的电池成本和更高的电池质量,在产业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打开市场天花板。

从一线电池企业角度,梁锐建议通过三点来促进动力电池行业的二次发展。一是深耕应用场景和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场景应用促进产业发展;二是配合中央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和矿产开发技术,更好地响应政策和监管要求;三是升级企业竞争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据悉,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于9月1日上午在宜宾市正式开幕,这是该峰会连续第三年在宜宾市举办。作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宜宾市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完整、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宜宾市动力电池销量达到96.33GWh,占全国销量的15%以上,全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亿元。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创新的逐步深化,以及新场景应用的持续拓展,动力电池产业正在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正如杨宇东所言,动力电池产业充满了想象力,是全球新能源革命的关键载体,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的推动力量之一。动力电池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实现绿色能源革命贡献更大的力量。
-
晶澳科技与楚能新能源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日前,海辰储能宣布与以色列最大的EPC总承包商之一El-Mor Renewable Energy(以下简称El-Mor)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以色列部署总规模达1.5GWh的长时储能系统项目。这一合作标志着海辰储能在国际长时储能市场的重要突破,对加速长时储能规模化落地以及拓展中东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
넶0 2025-11-07 -
科陆电子:印尼储能生产基地计划2026年投产
넶0 2025-11-07 -
1.5GWh长时储能,海辰储能签约El-Mor
近日,海辰储能宣布与以色列最大EPC总承包商之一El-Mor Renewable Energy(以下简称El-Mor)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以色列部署总规模达1.5GWh的长时储能系统项目。这一合作标志着海辰储能在国际长时储能市场的重要突破,对加速长时储能规模化落地以及拓展中东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
넶0 2025-11-07 -
总投资19亿元!内蒙古500MW/2G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项目开工
11月4日,万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储能专项行动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9亿元,厂址位于内蒙古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奈曼金沙500kV变电站东侧,规划用地面积约200亩,主要建设500MW/2000MWh的储能装置,本工程拟选用磷酸铁锂电池。设置100套5MW/20MWh磷酸铁锂储能单元,每个单元由1台5MWPCS一体机以及4台5MWh的磷酸铁锂电池舱组成,配套的电池控制柜、汇流柜、消防及暖通系统集成安装于一个预制电池集装箱中,由电池厂家成套提供。
넶0 2025-11-06 -
全国最大负荷侧组串式储能投运,远景打造高载能行业零碳转型标杆
2025年10月30日,河南济源钢铁集团80MW /240MWh负荷侧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运。作为中国钢铁行业规模最大的负荷侧组串式储能项目,该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新能源+高载能”的零碳转型模式已从蓝图步入大规模实践阶段,为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载能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넶7 2025-11-06 -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筛选出新型高性能电池材料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吉科猛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等国内外科研单位,预言了一类新型二维拓扑二硫化物单层材料(HfTiTe4、ZrTiTe4和HfZrTe4),这些材料在快充性能、循环稳定性、耐热稳定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高性能电池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支撑。
넶4 2025-11-06 -
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硫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易池新能新型储能项目落地江阴
11月5日,江苏省首个QDLP(即合格境内合伙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并最终完成返投境内)项目易池新能落地签约仪式在澄举行,为江阴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更高端注入强劲动能。
넶7 2025-11-06 -
我国首个四类技术(锂、钠、液流及飞轮)融合的新型储能科技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现货市场下多形式先进复合储能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证示范”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了集成锂、钠、液流及飞轮四类储能技术的复合储能系统在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协同控制与规模化应用。
넶8 2025-11-06 -
蒙东首例高压级联构网型储能项目落地
通辽市创源金属源网荷储一体化储能项目于今年5月顺利投运。作为蒙东地区首例采用高压级联构网型的储能项目,投产运营半年来,不仅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还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通辽样本”。
넶6 2025-11-06 -
每天20万度电!国轩高科唐山基地用户侧储能电站成功并网
11月3日,国轩高科唐山基地自建的202MWh用户侧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投运。该电站将保障尖峰时段工厂生产用电需求,有效增强生产运营的用电保障能力,高效吸纳电网侧间歇性绿电,为用户侧长时储能电站与高端制造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案例标杆。
넶6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