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充电市场高地!壳牌比亚迪合资企业成立新公司
能源巨头与新能源汽车巨头,再次牵手。
8月7日,壳牌(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企查查官网显示,该公司由全球能源巨头壳牌与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共同出资,法定代表人为梁如怡,注册资本达1亿人民币。
在其经营业务范围中,该公司涵盖了以自有资金进行的投资活动、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营、储能技术服务、充电桩的销售以及汽车零配件的零售等多个领域。
而在股权结构方面,壳牌(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深圳壳牌比亚迪电动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有。而该持股公司则是由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其中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持股80%,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股20%。
在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日用百货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新鲜水果零售、礼品花卉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小餐饮、小食杂、食品小作坊经营等类目。由此,我们也可以预想,该公司也许会通过一系列的增值服务,来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充电补能体验。
壳牌再度携手比亚迪
合作足迹已遍布全球
此前,壳牌与比亚迪已多次就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开展合作。
壳牌中国官方微信发布信息显示。早在2022年3月,壳牌就与比亚迪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中国和欧洲开展电动车充电服务的合作。同年,双方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截至2024年6月,该合资公司运营超过17000个充电终端,每天为超过3万客户服务,并计划未来扩展其充电网络至中国其他城市。
2023年9月,壳牌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深圳正式开业,该站点的运营,则由壳牌和比亚迪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负责。该充电站共配置了 258 个公共快速充电终端,每天可为 3300多名车主用户提供一站式补能服务。
壳牌深圳机场充电站 图源:壳牌中国
2024年2月,壳牌巴西合资公司 Raízen Power 与比亚迪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巴西的主要城市新建600余个直流充电终端,这也让壳牌和比亚迪全球战略合作更进一步。
2024年4月,壳牌与比亚迪签署全球战略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充电体验,推进交通出行电动化的加速发展。例如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旗下所有品牌车与壳牌充电桩不同品牌桩进行联调测试、共同研讨技术标准的对接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共建充电生态布局等。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行业大视野下的共生共赢
在新能源行业,无论是不同品牌之间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互补等合作方式,形成更强得竞争优势。还是在能源公司、汽车厂商等不同领域品牌之间展开跨界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得共生共赢合作模式,似乎成了一种趋势,而这一模式,想必也能帮助玩家在市场竞争之下,获得优势占据高地。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提到,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呈三足鼎立之势:一是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代表的国家队,重点打造高速快充网络;二是以蔚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主要服务于自己的用户,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价值;三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第三方运营商,主要侧重于公共场合的充电设施建设。而当下的充换电市场,仅靠一家或几家企业,很难完成充电服务网络的全面铺开。
而在车企建桩开放共享层面,崔东树也表示,虽然车企建桩不是“必选项”,但不管是从自身需求出发,还是考虑充电服务的市场发展趋势,自建充电服务网络的车企,都应该坚持开放共享。
此外,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稳定向上发展,车企自建充电桩的使用场景和要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即从过去各家自建充电桩“专属自用”到现在纷纷开放各自的充电网络,共同勾勒新能源汽车出行蓝图。
着眼于车企充电服务网络的铺设,首先还是前文提到的壳牌与比亚迪。事实上,壳牌自2017年起便开始瞄准新能源业务,并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能源转型战略2024》中透露,今明两年共计剥离约1000个加油站点(包括合资企业),重点扩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目标是到2030年,将旗下公共充电桩的数量,从现有的5.4万个增加至20万个。
壳牌作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企业之一,与比亚迪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将壳牌的全球加油站网络和服务经验与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专长相结合,共同推动充电技术的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普及,二者形成的强大联盟也将帮助壳牌及比亚迪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此外,对于同样重视补能生态建设并加速落地的蔚来而言,也早已敞开“怀抱”。7月17日,蔚来官方微博发帖称:截至7月17日,蔚来能源已在全国布局充电站3904座、充电22822根,充电日均可用率99.72%,使蔚来成为全国布局充电桩最多的汽车品牌。蔚来能源已建立覆盖全国的充电网络,并向全行业开放共享,超80%电量服务非蔚来用户。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中的多方主体似乎还将进一步“互联互通”。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比亚迪,最新市值为6661亿元。而壳牌作为国际能源巨头,最新市值也高达2194亿美元,折合1.57万亿元人民币。(此处数据援引中国基金报)
两大巨头再次牵手,还会碰撞出什么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丨充换电研究院
-
虚拟孪生世界的核心引擎丨达索系统将亮相第15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
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索系统)将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 2025),展位号2T-43。
넶0 2025-07-08 -
宁德时代与合作伙伴在印度尼西亚启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60亿美元电池项目,助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
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领导者宁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宁波普勤时代有限公司(CBL)在印度尼西亚投资的重大电池集成项目正式破土动工。 该项目总投资达60亿美元,由宁德时代、CBL与印尼合作伙伴PT Aneka Tambang Tbk (ANTAM) 及印尼电池公司 (IBC) 共同推进。
넶2 2025-07-08 -
万浦加入EnergyAustralia在维多利亚州的350MW电池项目
泰国万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万浦能源澳大利亚有限公司(BEN)宣布与 EnergyAustralia 联合投资,在维多利亚州拉特罗布谷开发 Wooreen 储能系统(WESS)。
넶2 2025-07-08 -
天合光能 ISBU 收购 Abbey Group 的 Chatterley 储能项目
天合光能国际系统业务部(ISBU)的英国团队宣布从英国开发商 Abbey Group 收购49.9MW/99.8MWh Chatterley 储能项目。该项目位于中部地区,旨在通过两小时的电池存储解决方案为英国电网提供关键的灵活性和支持。
넶1 2025-07-08 -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
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布局海外成为大势所趋。然而,美国对我国出口锂电池加征关税且北美UL 9540A等储能标准迭代升级,欧盟陆续出台《关键原材料法案》《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等产业新政,导致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加快形成。此外,我国安全认证、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缺失或亟待升级,对我国储能产业出海形成新掣肘。因此,我国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加速构建国际认可的储能标准体系,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
넶3 2025-07-08 -
-
400MW/1600MWh丨山西最大构网型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盛大开工
储能启新篇,繁峙绘绿图!在“双碳”目标加速推进的关键节点,7月6日,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迎来一场绿色能源领域的盛事——赣锋集团深圳易储能源山西繁峙400MW/16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正式开工。此次开工盛典,标志着山西省忻州市在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넶4 2025-07-08 -
诺德智慧能源蜂巢能源50.32MWh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并网
近日,在襟带湖山、人杰地灵的江苏常州金坛区,诺德智慧能源投资建设的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常州地区19.225MW/50.32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顺利并网投产。该项目的投运将助力蜂巢能源在综合能源高效利用、绿色高质量发展上再迈台阶,对支撑金坛地区能源绿色转型、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넶5 2025-07-08 -
深圳市坪山区:对并网投运新型储能项目按装机规模给予200元/千瓦时的支持
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建设一批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等下一代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强化电力迎峰保供和电网纾解峰谷矛盾能力。对并网投运的上述类型新型储能项目按装机规模给予200元/千瓦时的支持,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넶4 2025-07-08 -
全球首创!江苏恒安储能锌溴液流离网储能系统通过中国石油验收,开启石油行业零碳新时代!
近日,江苏恒安储能有限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国际首套锌溴液流离网储能系统,成功通过中国石油验收
넶5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