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充电市场高地!壳牌比亚迪合资企业成立新公司

首页    光储充    “抢占”充电市场高地!壳牌比亚迪合资企业成立新公司

能源巨头与新能源汽车巨头,再次牵手。

 

8月7日,壳牌(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企查查官网显示,该公司由全球能源巨头壳牌与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共同出资,法定代表人为梁如怡,注册资本达1亿人民币。

 

在其经营业务范围中,该公司涵盖了以自有资金进行的投资活动、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营、储能技术服务、充电桩的销售以及汽车零配件的零售等多个领域。

 

而在股权结构方面,壳牌(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深圳壳牌比亚迪电动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有。而该持股公司则是由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其中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持股80%,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股20%。

 

在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日用百货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新鲜水果零售、礼品花卉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小餐饮、小食杂、食品小作坊经营等类目。由此,我们也可以预想,该公司也许会通过一系列的增值服务,来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充电补能体验。

 

 

 壳牌再度携手比亚迪 

 合作足迹已遍布全球 

 

此前,壳牌与比亚迪已多次就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开展合作。

 

壳牌中国官方微信发布信息显示。早在2022年3月,壳牌就与比亚迪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中国和欧洲开展电动车充电服务的合作。同年,双方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截至2024年6月,该合资公司运营超过17000个充电终端,每天为超过3万客户服务,并计划未来扩展其充电网络至中国其他城市。

 

2023年9月,壳牌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深圳正式开业,该站点的运营,则由壳牌和比亚迪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负责。该充电站共配置了 258 个公共快速充电终端,每天可为 3300多名车主用户提供一站式补能服务。

壳牌深圳机场充电站  图源:壳牌中国

2024年2月,壳牌巴西合资公司 Raízen Power 与比亚迪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巴西的主要城市新建600余个直流充电终端,这也让壳牌和比亚迪全球战略合作更进一步。

 

2024年4月,壳牌与比亚迪签署全球战略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充电体验,推进交通出行电动化的加速发展。例如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旗下所有品牌车与壳牌充电桩不同品牌桩进行联调测试、共同研讨技术标准的对接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共建充电生态布局等。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行业大视野下的共生共赢 

 

在新能源行业,无论是不同品牌之间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互补等合作方式,形成更强得竞争优势。还是在能源公司、汽车厂商等不同领域品牌之间展开跨界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得共生共赢合作模式,似乎成了一种趋势,而这一模式,想必也能帮助玩家在市场竞争之下,获得优势占据高地。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提到,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呈三足鼎立之势:一是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代表的国家队,重点打造高速快充网络;二是以蔚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主要服务于自己的用户,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价值;三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第三方运营商,主要侧重于公共场合的充电设施建设。而当下的充换电市场,仅靠一家或几家企业,很难完成充电服务网络的全面铺开。

 

而在车企建桩开放共享层面,崔东树也表示,虽然车企建桩不是“必选项”,但不管是从自身需求出发,还是考虑充电服务的市场发展趋势,自建充电服务网络的车企,都应该坚持开放共享。

 

此外,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稳定向上发展,车企自建充电桩的使用场景和要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即从过去各家自建充电桩“专属自用”到现在纷纷开放各自的充电网络,共同勾勒新能源汽车出行蓝图。

 

着眼于车企充电服务网络的铺设,首先还是前文提到的壳牌与比亚迪。事实上,壳牌自2017年起便开始瞄准新能源业务,并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能源转型战略2024》中透露,今明两年共计剥离约1000个加油站点(包括合资企业),重点扩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目标是到2030年,将旗下公共充电桩的数量,从现有的5.4万个增加至20万个。

 

壳牌作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企业之一,与比亚迪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将壳牌的全球加油站网络和服务经验与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专长相结合,共同推动充电技术的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普及,二者形成的强大联盟也将帮助壳牌及比亚迪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此外,对于同样重视补能生态建设并加速落地的蔚来而言,也早已敞开“怀抱”。7月17日,蔚来官方微博发帖称:截至7月17日,蔚来能源已在全国布局充电站3904座、充电22822根,充电日均可用率99.72%,使蔚来成为全国布局充电桩最多的汽车品牌。蔚来能源已建立覆盖全国的充电网络,并向全行业开放共享,超80%电量服务非蔚来用户。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中的多方主体似乎还将进一步“互联互通”。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比亚迪,最新市值为6661亿元。而壳牌作为国际能源巨头,最新市值也高达2194亿美元,折合1.57万亿元人民币。(此处数据援引中国基金报)

 

两大巨头再次牵手,还会碰撞出什么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丨充换电研究院

2024年8月22日 14:21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 300MW/1200MWh!隆基绿能10亿元磷酸铁锂储能项目获批

    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办事大厅信息显示,科尔沁右翼中旗光储智联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交的科右中光储智联新能源有限公司300MW/1200MWh新型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能源类的项目备案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准予备案。

    0 2025-11-24
  • 欧盟新规:1MW以上储能将必须具备构网能力

    近日,欧洲洲输电系统运营商网络 (ENTSO-E) 发布了其关于构网系统的第二阶段技术报告,概述了如何强制要求发电厂(包括基于逆变器的储能系统)稳定欧洲电网。

    3 2025-11-24
  • 90MW/360MWh!国内首个电网侧“电化学+氢储能”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并网

    近日,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打造的乌兰察布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顺利完成90MW/360MWh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标志着国内首个电网侧“电化学+氢储能”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取得关键突破,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全新动能。

    1 2025-11-24
  • 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

    全固态电池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的重要驱动力。记者日前了解到,国内已建成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正在小批量测试生产。

    2 2025-11-24
  • 中国电建2025年1-10月新签储能项目380.08亿元!

    11月19日,中国电建披露2025年1月至10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2025年1—10月,中国电建新签合同金额9579.79亿元,同比增加0.95%。公司业务和机构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为世界各国、全球客户交付了一系列代表行业领先水平、令世人瞩目的精品工程。

    15 2025-11-21
  • 旭储景能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竣工并网

    11月20日,张掖市甘州区旭储景能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竣工仪式在项目现场举行。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项目投资方及参建单位代表参加仪式,共同见证张掖市在新型储能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5 2025-11-21
  • 双登股份斩获东南亚AIDC智算中心多个头部企业项目

    近日,双登股份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全球化交付能力,成功斩获东南亚AIDC智算中心多个头部企业项目,项目总金额一举突破亿元大关。

    23 2025-11-21
  • LG新能源计划2027年韩国本土量产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加速布局全球储能市场

    2025年11月19日,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制造商 LG 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宣布关键战略布局:将于 2027 年在韩国本土启动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LFP)电池量产,这是该企业首次在韩国国内规划 LFP 电池生产。

    20 2025-11-21
  • 百台iCon订单落地!东方日升签约比利时工商业储能项目

    2025年11月12日,东方日升与欧洲客户ES Integrations BV正式达成合作,签订百台 iCon 工商业储能设备订单。此次合作将为比利时地区的能源结构优化与清洁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既是东方日升海外市场拓展的又一重要成果,也为公司全球化布局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19 2025-11-21
  • 东南亚首个工业热电池在泰国投运,由Rondo Energy与SCG联合打造

    2025年11月14日,泰国沙拉武里府 SCG 水泥厂举行落成剪彩仪式,Rondo Energy 与 SCG 旗下专注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子公司 SCG Cleanergy 共同宣布,东南亚首个工业热电池正式投入运营。

    12 2025-11-21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