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充电市场高地!壳牌比亚迪合资企业成立新公司
能源巨头与新能源汽车巨头,再次牵手。
8月7日,壳牌(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企查查官网显示,该公司由全球能源巨头壳牌与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共同出资,法定代表人为梁如怡,注册资本达1亿人民币。

在其经营业务范围中,该公司涵盖了以自有资金进行的投资活动、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营、储能技术服务、充电桩的销售以及汽车零配件的零售等多个领域。
而在股权结构方面,壳牌(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深圳壳牌比亚迪电动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有。而该持股公司则是由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其中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持股80%,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股20%。
在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日用百货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新鲜水果零售、礼品花卉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小餐饮、小食杂、食品小作坊经营等类目。由此,我们也可以预想,该公司也许会通过一系列的增值服务,来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充电补能体验。
壳牌再度携手比亚迪
合作足迹已遍布全球
此前,壳牌与比亚迪已多次就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开展合作。
壳牌中国官方微信发布信息显示。早在2022年3月,壳牌就与比亚迪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中国和欧洲开展电动车充电服务的合作。同年,双方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截至2024年6月,该合资公司运营超过17000个充电终端,每天为超过3万客户服务,并计划未来扩展其充电网络至中国其他城市。
2023年9月,壳牌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深圳正式开业,该站点的运营,则由壳牌和比亚迪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负责。该充电站共配置了 258 个公共快速充电终端,每天可为 3300多名车主用户提供一站式补能服务。

壳牌深圳机场充电站 图源:壳牌中国
2024年2月,壳牌巴西合资公司 Raízen Power 与比亚迪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巴西的主要城市新建600余个直流充电终端,这也让壳牌和比亚迪全球战略合作更进一步。
2024年4月,壳牌与比亚迪签署全球战略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充电体验,推进交通出行电动化的加速发展。例如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旗下所有品牌车与壳牌充电桩不同品牌桩进行联调测试、共同研讨技术标准的对接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共建充电生态布局等。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行业大视野下的共生共赢
在新能源行业,无论是不同品牌之间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互补等合作方式,形成更强得竞争优势。还是在能源公司、汽车厂商等不同领域品牌之间展开跨界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得共生共赢合作模式,似乎成了一种趋势,而这一模式,想必也能帮助玩家在市场竞争之下,获得优势占据高地。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提到,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呈三足鼎立之势:一是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代表的国家队,重点打造高速快充网络;二是以蔚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主要服务于自己的用户,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价值;三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第三方运营商,主要侧重于公共场合的充电设施建设。而当下的充换电市场,仅靠一家或几家企业,很难完成充电服务网络的全面铺开。
而在车企建桩开放共享层面,崔东树也表示,虽然车企建桩不是“必选项”,但不管是从自身需求出发,还是考虑充电服务的市场发展趋势,自建充电服务网络的车企,都应该坚持开放共享。
此外,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稳定向上发展,车企自建充电桩的使用场景和要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即从过去各家自建充电桩“专属自用”到现在纷纷开放各自的充电网络,共同勾勒新能源汽车出行蓝图。
着眼于车企充电服务网络的铺设,首先还是前文提到的壳牌与比亚迪。事实上,壳牌自2017年起便开始瞄准新能源业务,并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能源转型战略2024》中透露,今明两年共计剥离约1000个加油站点(包括合资企业),重点扩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目标是到2030年,将旗下公共充电桩的数量,从现有的5.4万个增加至20万个。
壳牌作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企业之一,与比亚迪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将壳牌的全球加油站网络和服务经验与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专长相结合,共同推动充电技术的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普及,二者形成的强大联盟也将帮助壳牌及比亚迪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此外,对于同样重视补能生态建设并加速落地的蔚来而言,也早已敞开“怀抱”。7月17日,蔚来官方微博发帖称:截至7月17日,蔚来能源已在全国布局充电站3904座、充电22822根,充电日均可用率99.72%,使蔚来成为全国布局充电桩最多的汽车品牌。蔚来能源已建立覆盖全国的充电网络,并向全行业开放共享,超80%电量服务非蔚来用户。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中的多方主体似乎还将进一步“互联互通”。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比亚迪,最新市值为6661亿元。而壳牌作为国际能源巨头,最新市值也高达2194亿美元,折合1.57万亿元人民币。(此处数据援引中国基金报)
两大巨头再次牵手,还会碰撞出什么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丨充换电研究院
-
三峡科研院毕然:多元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
10月10-12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IBIE2025电池博览会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综合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专业师毕然,分享《多元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主题报告。
넶1 2025-10-24 -
杨昊昱:杰成新能源可溯源再生原材料对应超 10GWh电池需求
10月10-12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IBIE2025电池博览会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深圳杰成镍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产业教授杨昊昱,分享了《新政下全球锂电池回收供应链新格局》报告。
넶0 2025-10-24 -
创力杨玉锋:颠覆性长时储能电池新体系 开启万年级能源储存新纪元
10月10-12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IBIE2025电池博览会同期会议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锋,在主论坛分享《风光储+氢氨醇,实现能源转型的颠覆性长时储能电池技术》的演讲报告。
넶2 2025-10-24 -
古鑫电子越南海防锂电池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全球化布局再落关键一子
넶0 2025-10-24 -
以技术平台驱动三大场景突破,瑞浦兰钧发布多款战略新品,落地能源全链路解决方案
10月23日,“聚能启新·瑞浦兰钧品牌日”在浙江嘉善隆重举行。活动现场,瑞浦兰钧集中发布储能、商用车、乘用车三大板块多款重磅新品,涵盖储能电芯、Powtrix®6.25MWh系统、辰星超充电池、辰星长寿命电池、辰星三元锂电池以及全新问顶®增混电池与问顶®新型固液混合电池系列,全面展示了瑞浦兰钧在动储协同、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上的最新成果。
넶2 2025-10-24 -
储能技术或于2029年为巴西降低16%电力系统成本
咨询机构PSR最新研究显示,储能技术有望在2029年前帮助巴西电力系统降低高达16%的平均成本。专家指出,该技术对提升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与保障电网灵活性具有关键作用,但目前仍需突破政策与税收壁垒,并开拓新的盈利模式以实现项目落地。
넶0 2025-10-24 -
35个项目,3.45GW/7.425GWh!四川省公布第二批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
10月24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第二批)》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共有35个项目入选,总容量3.45GW/7.425GWh。
넶3 2025-10-24 -
枣庄台儿庄2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
近日,台儿庄2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项目已全容量并网,该项目由枣庄台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储能设施设备由98套磷酸铁锂电池集装箱、49套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2套1MW/2MWh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组成。
넶1 2025-10-24 -
欣旺达滕州“储能+回收”两大项目正式竣工
10月24日,欣旺达滕州储能工厂及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竣工仪式举行。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欣旺达创始人王明旺携公司高管团队出席仪式,共同见证两大新能源项目顺利落成。欣旺达动力副总裁叶智林主持竣工仪式。
넶5 2025-10-24 -
12.9MW/25.09MWh!马鞍山市首个大型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并网运行
近日,位于慈湖高新区的马鞍山市首个大型用户侧储能项目——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12.9MW/25.09MWh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实现并网运行,为马鞍山市工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示范,积极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
넶4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