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带火“中国充电宝”!这家储能企业走红!
8月13日,马斯克与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进行直播对话。
有网友发现,特朗普在直播中使用的充电宝是中国品牌Anker MagGo,由安克创新公司制造,该充电宝左侧有一个Type-C充电口,另一侧的偏上方有LCD屏显可以实时显示剩余电量。

这款充电宝在国内市场售价为399元人民币,在亚马逊上的售价则为8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45元。

客服称A1654即特朗普同款充电宝。图/网购平台聊天截图
8月14日,安克创新在某网购平台的客服人员证实了此事,称A1654产品即特朗普使用的那款,其还认证,从昨晚新闻发酵后,来询问特朗普同款充电宝的人很多。该款充电宝24小时内已有超过200人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地区一直是安克创新的主要消费市场。根据财报显示,该公司2023年在北美的收入是83.7亿元,占总收入的47.81%。
靠苹果充电品类起家的安克创新(87.490, -0.61, -0.69%),和多家数码品牌不约而同杀入了储能市场。从2023年财务数据看,安克创新的成绩单还不错,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1.88%。其中,充电储能类实现收入 86.04 亿元,占总营收的 49.14%,占比有所提升。
特朗普的“带货”效果不仅反映在销量上,还拉升了安克创新的股价。据财经媒体报道,安克创新的股价在8月13日临近午盘收盘时出现了直线拉升的情况。
根据公开信资料显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全球化消费电子品牌企业之一,专注于智能配件和智能硬件的设计、研发和销售。
此外,安克创新也开始向储能领域延伸,在安克创新的规划中,中大充品类产品是主动提升品牌营销的重点领域之一,储能品类也被定位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品类。安克创新充电与储能事业部负责人认为:“当前国内户用光储设备厂商中,很少有真正意识到品牌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的,这恰恰是安克擅长的。”
从充电宝,到移动储能,再到光伏和户用储能,安克创新的这条路几乎每一步都是红海。
来源丨储能派
-
-
助力“双碳”战略 多氟多100MWh储能项目通过验收
11月13日,国家电网专家组一行莅临多氟多,对公司100MWh储能项目开展竣工验收。多氟多能源科负责人菅玉航全程陪同,主持验收会议,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会。
넶0 2025-11-20 -
中广核和田洛浦20万/8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
2025年11月16日,由新疆电建承建的中广核和田洛浦20万/8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正式开工动土,标志着该项目从前期筹备全面转入核心设施建设阶段。
넶0 2025-11-20 -
-
100MW/400MWh!国内首个电网侧“电化学+氢储能”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并网!
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电化学储能于2025年11月13日成功并网。该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的新型储能电站,采用“电化学+氢储能”复合方案:其中电化学规模为9万千瓦/36万千瓦时,主要承担秒级调频、短时峰谷调节;氢储能规模1万千瓦/4万千瓦时,主要承担长时储能,氢储能预计2026年建成并网。
넶0 2025-11-20 -
新型储能项目 国家能源集团这样干!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并强调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作为能源领域的“国家队”,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建设呈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态势,截至2025年10月底,集团公司在运新型储能项目共191项,总规模为770万千瓦/1839万千瓦时,形成了“新能源配储为主,多场景协同发展”格局,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调节支撑作用。
넶0 2025-11-20 -
400MW/700MWh!莱茵集团开建德国最大电池储能项目
据外媒报道,莱茵集团(RWE)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开工建设一个400MW/700MWh电池储能系统,这是目前德国在建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
넶3 2025-11-20 -
电网调频场景新突破!全球首个百兆瓦飞轮储能示范项目投运
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新能源的大量接入,电网对快速精准调频的需求大幅提升。相较于传统燃煤机组,飞轮储能凭借毫秒级响应、超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成为电网调频应用的理想路径,但如何将飞轮储能的机械特性转化为可靠的调频能力,对PCS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넶2 2025-11-20 -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总经理调整!
11月19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黄河公司干部会议。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曹吉双宣布任职文件。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小彦主持会议并讲话,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넶2 2025-11-20 -
远东液冷技术赋能绿色算力未来
当ChatGPT引爆全球AI热潮,自动驾驶、元宇宙等前沿技术争相吞噬算力,数据中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热负荷挑战。一块芯片功率高达700瓦,每小时发热量能烧开约4升水;万台服务器级AI数据中心,每小时产热堪比小型火电厂。传统风冷如同“蒲扇降温炼钢炉”,早已难承其重。液冷技术由此从“锦上添花”蜕变为“生存刚需”——它能让算力稳定性提升约40%,数据中心能耗直降约20%,成为AI产业持续狂奔的“基础设施”。
넶14 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