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19个锂电超级工厂项目被取消/推迟
一股整合浪潮席卷了中国锂电行业,尽管头部企业CATL和比亚迪正在推进扩张计划,但诸多投资被取消,规模较小的企业被迫退出。
总部位于伦敦的研究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igence表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有19个电池超级工厂项目被取消或推迟。Benchmark分析师Evan Hartev表示,这只会加速对电池厂现有投资的撤出,因为主要在欧洲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应对销售放缓的现实。
中国工厂发生了大量整合,这些工厂的低价策略加上收益率方面的挣扎,意味着公司已经放弃了扩建计划。上述分析师预计,这些项目的取消将使中国2030年的电池超级工厂产能减少30%。
拥挤的中国电池行业发生剧变之际,世界部分地区的电动汽车销售增长也已下降。根据电动汽车供应链咨询公司Rho Motion的数据,在经历了两位数的增长后,欧洲和北美的增长率预计将分别降至6%和7%。
在过去十年投资热潮中激增之后,中国汽车行业也在为类似的合理化做准备。行业机构估计,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大约有50家中国电动汽车电池集团正在生产,这导致了一场厮杀,随着他们面临激烈的技术竞争和严格的政府监管,这场游戏将愈演愈烈。
2018-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销售量及增速

来源: Rho Motion • *EU, EFTA and UK
数据和分析公司Wood Mackenzie的首席分析师Kevin Shang表示,中国市场在技术创新和产能升级的推动下,进入了新一轮的竞争。CATL和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主导着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而数十家小型企业则面临着财务状况和成本竞争力较低的竞争。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6月敲定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修订指南,该指南对能量强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和其他电池规格设定了更高的标准。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这些规定将帮助企业减少“纯粹用于产能扩张”的生产项目。花旗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这表明政府意识到整个供应链的低利用率。“我们认为,该法规将使每个电池相关子行业的领先企业受益,因为它试图逐步淘汰闲置产能,并通过加强技术标准来打破壁垒。”
因此,新进企业一直在挣扎。今年4月,中国最大的芝麻糊食品制造商南方黑芝麻集团公告投资者,该公司已暂停其计划在东部省份江西的35亿美元电池项目,理由是新能源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变”。该集团去年才宣布进军储能。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不会操之过急……并等待我们执行(该项目)的最佳机会,以避免更高的投资成本和相关损失。”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CNESA)编制的数据,4月,20余家中国公司披露了新电池生产设施的建设计划,预计年产能将达到152GWh,比去年同期下降55%。
中国规模较小的电池制造商也被迫重新考虑其曾经激进的海外扩张计划。从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Great Wall Motors)分拆而来的中国第七大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于5月暂停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劳赫哈默建设一座电池工厂的计划。理由是“当前汽车市场高度波动”,以及一个“重大”客户项目被取消。德国媒体消息称,该客户为宝马集团,蜂巢能源因大客户订单取消,已停止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劳哈默尔建造电池厂的计划。
据了解,德国是蜂巢能源打开欧洲市场的前站。早在2020年11月,蜂巢能源就已经在德国萨尔州建设第一工厂,目前这家工厂也面临一再推迟的困境。

图片:蜂巢能源,来源:网络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称,到今年年底,只有不到40家电池制造商能够在整合浪潮中幸存下来。此前,二级和三级电池制造商参与了价格竞争,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杨红新曾在活动中表示,目前,即使是最大的参与者也在降价。从电池制造商、锂矿商到正负极材料生产商,由于2021年至2022年需求激增导致过度扩张,导致电池价格下跌,利润下降。
锂电池供应链中107家内地上市公司的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930亿元人民币和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下降18%和50%。然而,随着规模较小的企业合并或倒闭,头部电池制造商预计将变得更加强大,并增加投资。
7月,中国第四大电池制造商亿纬锂能、康明斯旗下品牌Accelera、戴姆勒卡客车美国控股公司以及佩卡(PACCAR)宣布成立合资公司Amplify Cell Technologies,并计划在美国密西西比州马歇尔县建设一座21GWh的工厂,预计2027年开始运营。合资企业中,Accelera、戴姆勒卡车和佩卡各持有30%的股份,而亿纬锂能作为技术合作伙伴,持有10%的股份。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博士等出席ACT公司动工仪式,来源: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也宣布了在马来西亚投资32.77亿元建设一家新工厂,生产储能和消费电池,而中国第五大电池生产商国轩高科计划投资13亿美元在摩洛哥建造第一座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中国第六大电池制造商欣旺达计划投资高达20亿元人民币在越南建造一个新的电池厂。
但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师警告说,中国电池制造商,即使是规模较大的电池制造商,也可能面临海外野心的挑战,因为它们面临着不同的监管环境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中国企业希望走向海外,但他们正变得越来越现实。他们在中国的成功很难像复制粘贴那么简单,所以出海比这更复杂。
来源:金融时报、维科网锂电等
-
新能安携手辉海科技等伙伴共建海南光储充示范项目,助力自贸港打造零碳能源新标杆
近日,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与海南辉海新能源、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海宇锡板工业有限公司(美锦集团)等合作伙伴完成海南省首批低碳微网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签约。该示范站将于11月15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26年3月交付使用。
넶0 2025-11-04 -
新疆电网新增储能装机突破13GWh,累计45.41GWh
记者3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获悉,截至2025年9月底,新疆电网累计储能装机达1347.69万千瓦/4541.06万千瓦时,较年初新增394.24万千瓦/1363.73万千瓦时,储能规模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成为新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石。
넶2 2025-11-04 -
海辰储能、Aton Energy 与博达新能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共创“光储”新未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Aton Energy Technology PTE. LTD(以下简称“Aton Energy”)与无锡博达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达新能”)在厦门成功举行三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넶0 2025-11-04 -
西部装机最大抽蓄电站主体工程开工!
2025年11月1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我国西部地区装机最大的抽蓄电站——青海贵南哇让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计划首台机组在2030年完成调试并投入发电,2031年底前全部机组并网发电。
넶0 2025-11-04 -
回天新材与太蓝新能源战略合作 共拓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领域
11月3日晚,回天新材(300041)发布公告,与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太蓝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管理、技术、渠道、平台等优势,围绕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领域的业务经营、产融结合等开展战略合作。
넶0 2025-11-04 -
星辰新能完成超3亿元A轮融资,AI混储战略再进阶
近日,星辰新能成功完成超3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中信建投资本、四川省绿色低碳产业基金、长石投资及绍兴星辉基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星辰新能逆势完成超3亿元融资,凸显了市场对公司技术路线与成长确定性的认可。
넶1 2025-11-04 -
LG化学与中国石化签署钠离子电池材料联合开发协议
10月30日,LG化学宣布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达成战略合作,签署了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合作协议。据此,双方将正式携手推动新一代电池材料的研发。
넶3 2025-11-04 -
149亿元!特斯拉或将首次大规模采购三星SDI储能电池
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据知情人士周一透露,三星 SDI 公司将与特斯拉公司达成其首份大规模储能电池供应协议,这笔交易估计价值超过 3 万亿韩元(21亿美元,149亿人民币)。
넶1 2025-11-04 -
“新绿杯”载誉丨双登股份两大项目斩获全国大奖
近日,第三届“新绿杯”信息通信行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在北京圆满落幕,双登股份携两大联合创新成果强势突围,双双斩获大奖。
넶1 2025-11-04 -
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引领储能范式变革,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通过验收
近日,我国在先进电力储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座50MW/100MWh数字储能电站在内蒙古三峡乌兰察布绿色电站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在规模化电化学储能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该电站作为“大规模先进电力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核心工程,不仅是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数字储能电站,也以其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DRBN,Dynamic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和智能运维系统,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与运行范式。
넶3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