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业相继宣布储能类项目终止或延期 储能行业洗牌态势渐显
今年以来,万润新能、海四达、长盈精密等多家企业相继宣布储能类项目终止、延期,涉及的技术及产品类型包括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储能逆变器、系统集成等。
业内人士指出,储能项目延期终止潮涌,表明行业面临调整与重塑。未来,储能行业的竞争将更聚焦于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需在巩固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前沿领域的研发,避免盲目跟风。同时,应结合储能与新能源发电的协同模式,探索更灵活的市场应用场景。
多个项目终止或暂缓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十余个储能产能类、电站类项目相继延期、终止。
7月15日,万润新能发布关于签订投资意向书的进展公告,称拟在武汉青山建设的“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至今尚未开展,后续暂无进一步的开展计划,经双方沟通确认,该项目到期后自动终止,不再另行续展。公告显示,该项目曾计划投资50亿元,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及量产。终止项目是公司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发展战略以及实际情况,为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等所作出的决定。
6月4日,长盈精密公告称,将“常州长盈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零组件项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AR/VR零组件项目”的建设期延长两年,分别调整至2027年6月30日和2027年12月31日。长盈精密称,此次调整是基于当前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市场环境变化及客户需求进度的影响。
4月30日,禾迈股份公告称,鉴于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及现有产能对市场需求的充分满足,公司经过审慎评估后,决定终止投资8877万元的“储能逆变器产业化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述企业相比,储能头部企业依旧表现不俗,上半年频频签下海外储能大单。6月,海博思创与欧洲大型储能项目开发商Repono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2027年前,共同推进总规模达1.4GWh的电网级储能项目在欧洲落地;5月,比亚迪宣布,比亚迪储能已与可再生能源公司Grenergy签署储能订单协议,为Grenergy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绿洲项目第六期供应3.5GWh储能系统。
在业内人士看来,储能行业的分化趋势表示行业已进入洗牌阶段,缺乏技术优势、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而头部企业凭借综合实力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多重因素驱动调整
企业对储能项目的调整,与市场及行业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储能市场的快速扩张与竞争加剧构成重要背景。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储能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速,吸引诸多企业涌入。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再次实现创纪录增长,新增装机69GW/169GWh,总装机量达到159GW/358GWh。然而,近两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导致储能电芯利润空间急剧压缩,储能电芯平均价格从2023年初的0.9—1.0元/Wh降至今年年中的0.3—0.4元/Wh,仅为原来的1/3。
“随着市场玩家日趋饱和,一些跨界进入储能领域的企业,在面对激烈竞争时,由于缺乏技术沉淀和成本优势,难以在市场中立足,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储能项目计划。”某储能企业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全力推动储能建设市场化,这一政策调整也对企业的项目规划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技术迭代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项目风险。储能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更新换代速度快。企业投资储能项目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若在项目建设中出现技术路线选择失误或未能跟上迭代步伐,项目建成后可能面临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风险。
以科信技术为例,该公司4月披露,其原计划募资3.6亿元的“储能锂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暂缓推进,截至2024年底尚未投入资金。该公司称,此举旨在应对国内储能电芯及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及客户个性化需求提升等挑战,以确保投资效益并兼顾投资者利益。
在技术迭代中构筑核心壁垒
尽管当前储能市场面临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技术创新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储能产品性能,如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延长循环寿命、增强安全性等。
市场研究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指出,对于企业而言,需在技术迭代中构筑核心壁垒,通过提升产品安全性、优化储能系统集成效率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在全球需求扩张与区域竞争加剧的格局中,企业需做好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突围。
Infolink Consulting同时提到,随着各省136号文承接方案逐步落地,储能行业盈利模式将逐步明晰并优化,盈利预期改善有望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国内储能市场在中长期的需求增长潜力均值得期待。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储能容量电价机制逐步确立,国内储能项目投资确定性将显著增强,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在容量电价考核机制设计下,储能项目运行稳定性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提升业主对储能电芯、系统质量的要求,促进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来源丨中国能源网
-
-
海辰储能2026届校园招聘火热进行中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绿色能源已成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便以非凡的视野和坚定的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用科技的力量让绿色能源惠及全人类。
넶1 2025-09-29 -
AI能耗将暴涨10倍 双登股份卡位AIDC储能核心环节
随着AIDC(智算中心)规模扩大、单位能耗提升,相关备电与储能系统的需求有望呈几何级增长。双登股份作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数据中心储能核心供应商,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넶1 2025-09-29 -
超1亿!全国首个级联型高压半固态磷酸铁锂独立储能项目
近日,智光储能中标广东华电汕尾储能项目级联型高压半固态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个采用级联型高压技术与半固态电池结合的调频型独立储能电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与电网安全保障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项目兼具科研示范与规模化应用价值,将为区域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灵活调节提供重要支撑。
넶1 2025-09-29 -
正泰电源|突破一次调频市场 日本储能项目接连落地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日本电网升级需求下,催生出高价值的一次调频市场 —— 该市场仅允许通过日本电网要求的JET测试,且响应时间2S以内的电源接入,而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毫秒级响应能力,使其成为少数能满足这一苛刻标准的选择。
넶3 2025-09-29 -
韩国国家网络中心锂电池起火,火势持续22小时,647个政府系统瘫痪
当地时间9月26日晚,韩国中部城市大田的国家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在维护作业时,锂电池爆炸起火,最终致使647个政府系统陷入瘫痪,政务及民生服务大面积受阻。火势虽于次日被扑灭,但系统恢复时间仍未确定。
넶12 2025-09-28 -
清华大学开发出600Wh/kg锂电池:密度提升3倍 不怕针刺、烘烤
9月27日,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近日在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能量密度达604Wh/kg的高安全聚合物电池,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넶9 2025-09-28 -
-
超1GWh电池材料!旭派动力与派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浙江旭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旭派动力”)与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派能科技”)正式签署重要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动力领域的合作迈入全新阶段。
넶7 2025-09-28 -
国科能源电芯成功通过GB 44240新国标认证
近日,国科能源自主研发的280Ah与314Ah磷酸铁锂电芯成功率先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 44240-2024)认证,成为首批获得认证的企业之一。这标志着国科能源储能电芯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兼容性方面全面达到国家最新强制标准,为大规模储能项目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넶7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