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GB 44240对比国际标准IEC 62619,有哪些优势
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是中国首部针对储能锂电池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核心内容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容量储能(并网/离网)、光伏系统、电信、中央应急照明等领域的锂蓄电池和电池组,额定能量需超过100kWh(100kWh及以下适用GB 40165)。
2.新增测试项目
电芯层级:新增振动、加速冲击、浅刺(模拟内部短路)、强制放电等极限测试,模拟运输和使用中的极端机械应力。
热失控测试:要求电芯在触发后不起火、不爆炸,并通过激光或非激光方式评估热扩散抑制能力,测试条件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如IEC62619、UL1973)。
电池组层级:新增热扩散测试,观察24小时内是否发生热扩散,外壳是否破裂。
3.安全阈值升级
过充测试的充入能量比推荐性国标GB/T 36276提高30%,电流参数更严苛,以降低析锂风险。
环境安全测试涵盖低气压、温度循环、跌落等,全链条覆盖设计、制造、运维环节。
4.全生命周期管理
要求企业建立故障预警与追溯体系,定期检查电池状态,并制定热失控应急响应机制。
二、行业影响
1. 安全性提升与事故风险降低
严格测试标准:标准明确高温短路、过充电、热失控等极端场景下的测试要求(如电池需在130℃下恒温1小时不起火),迫使企业优化电池材料与热管理设计,降低热失控风险。
BMS强制要求:电池组需配备管理系统(BMS)以实时监控电压、温度、电流,并在异常时切断电路。这将显著提升系统可靠性,减少因管理失效引发的安全事故。
2. 技术创新推动
材料与工艺升级:标准对阻燃性(V-0级外壳)、耐高温(球压试验)的要求,将推动企业研发新型电解液、固态电池或更高稳定性的正负极材料。
热扩散控制:附录中热扩散测试要求(如激光引发单电池热失控后系统需24小时无扩散),可能促进模块化设计、隔热层技术及快速灭火系统的应用。
3. 市场准入门槛提高
测试认证成本增加:型式试验需覆盖振动、挤压、低气压等复杂环境模拟(如3次过充测试),中小厂商可能因无法承担高昂检测费用而退出,加速行业整合。
标识与追溯强化:要求电池组标注唯一编码和安全使用年限,结合“耐高温永久性标识”规定(950℃下0.5小时不失效),提升产品可追溯性,利于监管和售后管理。
4. 运输与安装规范
绝缘与短路防护:运输中需确保绝缘电阻≥5MΩ(500V测试),且安装时需防反向连接。这将促使企业优化包装设计,并可能催生专业第三方物流服务。
跌落测试分级:根据重量(如50kg以上电池组需角跌落测试)细化测试方法,推动结构加固设计,降低运输损坏率。
5.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材料应用:阻燃剂选择需符合GB/T 5169.16,推动无卤素阻燃剂的使用,减少有毒物质排放。
梯次利用限制:明确禁止使用梯次利用电池,鼓励原生电池的高安全设计,但可能短期内增加退役电池处理压力,需配套回收政策。
6. 国际接轨与出口影响
对标IEC标准:部分条款参考IEC 62169, 63056等国际标准(如模块定义、BMS功能),有利于国内企业提升产品兼容性,拓展海外市场。
专利披露要求:文件声明不承担专利识别责任,企业需自主规避技术侵权风险,可能加速专利布局与交叉授权谈判。
7. 行业集中度提升
大型系统主导:标准针对100kWh以上储能系统,利好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而小型厂商转向GB 40165覆盖的≤100kWh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三、与IEC 62619主要区别
1.适用范围与强制性
GB 44240:强制适用于中国境内储能项目,聚焦工业级大型场景(如电力储能系统)。
IEC 62619:国际通用标准,覆盖工业及移动设备(如叉车、AGV等),非强制性,需结合IEC 63056用于储能系统认证。
2.技术要求差异
短路电阻要求:
GB 44240要求短路电阻≤0.9mΩ,远严于IEC 62619的30mΩ。
测试项目:
GB 44240新增过充电、浅刺、电池热失控等测试,且要求同时满足内部短路和热扩散测试;而IEC 62619中这两项测试为“二选一”。
试验条件:部分测试(如振动、冲击)根据中国产业现状调整,严苛度更高。
3.标准定位
GB 44240:对标并整合IEC 62619、IEC 63056及UN38.3,技术要求更高,是中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
IEC 62619:作为国际基础标准,需结合IEC 63056才能全面覆盖储能系统安全要求。
四、GB 44240的主要优点
1.提升安全门槛
通过新增严苛测试(如浅刺、热失控)和更严格的试验条件(如短路电阻),显著提高国内储能产品的安全性能,加速低质产能淘汰。
2.国际兼容性
技术框架与IEC标准高度接轨,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技术背书,减少双重认证成本(如海外IEC认证)。
3.战略意义
推动标准国际化:通过“本土严苛化+国际兼容性”设计,助力中国标准在新兴市场(如非洲、东南亚)推广,增强国际话语权。
促进产业升级:强制实施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安全为本”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
4.政策支持
作为国内招标“必答题”,强化市场准入门槛,引导企业技术升级,为储能项目安全提供法规保障。
GB 44240通过严苛的技术要求和国际兼容性设计,不仅提升了国内储能安全水平,还为中国标准全球化奠定基础,助力企业降低出海成本,抢占新兴市场先机。
来源丨AI新能有技术
-
-
海辰储能2026届校园招聘火热进行中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绿色能源已成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便以非凡的视野和坚定的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用科技的力量让绿色能源惠及全人类。
넶1 2025-09-29 -
AI能耗将暴涨10倍 双登股份卡位AIDC储能核心环节
随着AIDC(智算中心)规模扩大、单位能耗提升,相关备电与储能系统的需求有望呈几何级增长。双登股份作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数据中心储能核心供应商,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넶1 2025-09-29 -
超1亿!全国首个级联型高压半固态磷酸铁锂独立储能项目
近日,智光储能中标广东华电汕尾储能项目级联型高压半固态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个采用级联型高压技术与半固态电池结合的调频型独立储能电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与电网安全保障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项目兼具科研示范与规模化应用价值,将为区域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灵活调节提供重要支撑。
넶1 2025-09-29 -
正泰电源|突破一次调频市场 日本储能项目接连落地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日本电网升级需求下,催生出高价值的一次调频市场 —— 该市场仅允许通过日本电网要求的JET测试,且响应时间2S以内的电源接入,而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毫秒级响应能力,使其成为少数能满足这一苛刻标准的选择。
넶3 2025-09-29 -
韩国国家网络中心锂电池起火,火势持续22小时,647个政府系统瘫痪
当地时间9月26日晚,韩国中部城市大田的国家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在维护作业时,锂电池爆炸起火,最终致使647个政府系统陷入瘫痪,政务及民生服务大面积受阻。火势虽于次日被扑灭,但系统恢复时间仍未确定。
넶12 2025-09-28 -
清华大学开发出600Wh/kg锂电池:密度提升3倍 不怕针刺、烘烤
9月27日,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近日在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能量密度达604Wh/kg的高安全聚合物电池,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넶9 2025-09-28 -
-
超1GWh电池材料!旭派动力与派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浙江旭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旭派动力”)与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派能科技”)正式签署重要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动力领域的合作迈入全新阶段。
넶7 2025-09-28 -
国科能源电芯成功通过GB 44240新国标认证
近日,国科能源自主研发的280Ah与314Ah磷酸铁锂电芯成功率先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 44240-2024)认证,成为首批获得认证的企业之一。这标志着国科能源储能电芯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兼容性方面全面达到国家最新强制标准,为大规模储能项目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넶7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