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超级充电宝”——鼎和保险打造 储能保险领域“新样本”
2025年五一前,西班牙和葡萄牙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停电,导致两国交通瘫痪、医疗系统告急、社会几近停摆。专家推测,停电可能源于当地设备老化与储能不足。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优化能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网友形象地称之为“超级充电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呈快速发展态势,各类电站开工、竣工捷报频传。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2025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突破一亿千瓦。这些储能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复杂多样的风险,例如电池热失控、效能衰减、网络安全隐患、电力市场交易风险等。
为切实落实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责任,近日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从提升电池系统本质安全水平、开展电化学储能项目安全条件和设施论证评价、完善电化学储能相关标准规范等六个方面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是储能发展的基石。在以新型储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中,保险保障必不可少。技术进步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也对保险行业满足产品定制化需求、完善风险评估标准、全方位升级新型储能风险减量服务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探索推进新型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保险创新。若要保证能源用得安心,势必要将保险服务融入能源风险管理之中。对这些“超级充电宝”,保险如何发挥护航作用?保险如何助力储能产业发展?保险行业的参与对我国能源战略又有何意义?鼎和保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产品创新“先行者” 覆盖全生命周期保障
广东佛山,一排排崭新“超级充电宝”将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储存下来,为粤港澳大湾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能源。这里是鼎和保险承保的大湾区最大新型储能电站广东佛山宝塘储能电站,为该电站运营期资产提供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等保障服务,助力湾区加速奔跑。
锚定能源行业保险专家定位,鼎和保险率先破题、走在前沿,构建了多元化的储能保险产品矩阵。自2022年推出保险行业首款电化学储能专属保险产品以来,鼎和保险已形成了集电化学储能产品质量责任保险、电化学储能建筑安装工程保险、电化学储能财产一切险、电化学储能机器损坏险、电化学储能第三者责任保险、电化学储能峰谷电价价差收入损失保险等6款覆盖储能全生命周期的“储能保”专属产品体系。数据显示,作为最受欢迎的保险产品,鼎和保险“储能保”先后累计为全国560余座电化学储能电站提供了近250亿元总保额的保险保障。
安全标准“制定者” 引领储能安全新风向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鼎和保险深入探索保险与储能的深度融合和发展路径,打造能源保险领域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研究平台。2022年,鼎和保险通过与中国再保险集团研究院等机构开展合作,陆续发布行业首份《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研究报告》《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营期风险管理白皮书》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先研究成果,为储能产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行业参考。
此外,鼎和保险还联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电化学储能电站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这是国内首个针对电化学储能领域的保险风险评估指导文件,明确了风险评估范围,提出规范化的评估框架和评估程序,填补了保险行业储能领域风险评估空白,为保险从业人员评估电化学储能电站风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2024年7月,鼎和保险联合清华大学发布《新型电力系统保险创新和顶层规划设计报告》。作为国内首个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保险的系统性创新规划成果,该报告为能源领域风险管理提供了全局性的战略指引,将促进金融保险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产融协同“助推者” 搭建储能服务新生态
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深处,一排排光伏组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从这里输送至千家万户。2025年4月,鼎和保险作为首支金融保险力量深入内蒙古“沙戈荒”地区,综合运用无人机巡检、红外热成像、电致发光检测等技术,对储能、风电等电站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诊断,为大型风光新能源基地提供专业的风险减量服务。这是鼎和保险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专业优势,实现对储能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服务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鼎和保险与储能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电化学储能保险认证实验室”,以南方电网先进储能联合实验室、国家级电化学储能安全监测平台及储能专属保险产品为基础,构建涵盖“安全认证、状态监测、智能运维、技术咨询与风险承保”五位一体的储能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助力电化学储能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高效、安全落地。经过多年深耕能源电力保险,鼎和成为唯一一家连续8年保持中保协经营评价为A的非上市财险公司。
凭借在电化学储能保险领域的成就,鼎和保险荣获中国国际储能大会“2023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保险机构服务奖”、2025年度中国储能产业“保险+科技”创新领航奖。
未来,鼎和保险将锚定“能源行业保险专家”定位,深化《电化学储能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成果应用,持续丰富储能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功能,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稳固的风险保障,促进保险业更好服务储能产业绿色发展,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来源丨大皖新闻
-
新能源央企巨无霸IPO获批!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新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标志着这家中国华电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旗舰平台历时近三年的上市征程终告完成。
넶0 2025-05-19 -
国轩高科新品六连发,全固态已建成0.2GWh中试线
5月16日至17日,国轩高科举办2025全球科技大会。本次大会上,国轩高科集中发布六款电池等新品。包括业界期待已久的全固态电池,目前已进入预量产阶段;同时发布了续航达1000公里的G垣准固态电池,可连续使用12年的G行重卡标准箱、全球首款单舱20MWh的储能系统等全新电池产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Konstantin Novoselov,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Olaf Korzinovski出席并发言。
넶0 2025-05-19 -
60GWh!山东时代电池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近日,山东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山东时代”)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济宁市兖州区正式投产,这是宁德时代在北方布局的首个基地,也是目前在北方产能规划最大的基地。山东省、济宁市有关负责人,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及相关负责人一同出席,并见证含零碳城市、产业新能源化、换电规模化、船舶电动化等多个领域在内的合作协议签署。
넶1 2025-05-1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钠离子储能电池热失控机理及火灾危险性评价技术合作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广州召开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钠离子储能电池热失控机理及火灾危险性评价技术合作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广州召开。本项目由南网储能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香港理工大学等境内外储能安全领域的领军单位组成项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团队。公司创新与数字化部、项目责任专家、咨询专家以及项目组相关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出席会议。
넶2 2025-05-19 -
哈萨克斯坦2GW储能500MW新能源项目启动!
近日,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马斯达尔(Masdar)与哈萨克斯坦国家主权财富基金Samruk-Kazyna JSC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为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也标志着阿联酋与哈萨克斯坦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向了新高度。
넶3 2025-05-19 -
500MW/2GWh!云南永仁首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电堆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
5月15日,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500MW/2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生产线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首条电堆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
넶0 2025-05-19 -
国内首例!府谷能源含钠离子电池火电储能调频项目成功并网
5月16日晚10时05分,府谷能源所属新元公司火电储能调频项目顺利实现并网,标志着公司在新型储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国内火电厂电化学储能调频项目主要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一形式配置,该项目首次采用磷酸铁锂与钠离子电池混合配置,实现了国内高倍率含钠离子电池在火电厂辅助调频领域的开创性应用。
넶1 2025-05-19 -
《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5 月 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传来消息,由其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并将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
넶2 2025-05-19 -
红太阳新能源承建!土耳其科尼亚首条1GWh储能Pack产线正式启动
5月18日,记者从红太阳新能源获悉,由伊玛什机械工业股份公司投资,红太阳新能源参与建设的科尼亚首条1GWh储能锂电池Pack整线交钥匙EPC工程已全面启动,标志着国产锂电池pack整线建设技术以自主标准完整输出中东欧市场,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树立“中国智造”新标杆。
넶1 2025-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