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比新能源与康迪科技联手布局美国锂电池市场:贸易战与国家安全审查下的战略合作

首页    企业动态    中比新能源与康迪科技联手布局美国锂电池市场:贸易战与国家安全审查下的战略合作

2025年4月14日,全球新能源创新领域的领军企业康迪科技集团(Kandi Technologies Group,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KNDI)与中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BAK Energy Technology,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BAT)联合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合作,将在美国建立两家锂电池生产基地。此举不仅标志着康迪科技北美战略的重大突破,也反映了中比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的决心。然而,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的阴影下,以及美国政府日益关注国家安全的背景下,这项合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

 

合作背景:北美市场机遇与供应链挑战

北美市场,特别是针对越野车(UTV)、高尔夫球车等非公路车辆和休闲娱乐车辆的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24年,该市场规模已达16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约250亿美元。康迪科技和中比新能源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并意识到建立本地化生产能力是应对快速增长的需求的关键。

 

然而,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贸易战,使得北美地区的电池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依赖海外进口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带来了供应风险。因此,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能增强供应链的韧性,规避贸易风险。

 

合作内容:双基地布局,优势互补

此次合作将建立两家独立的合资企业,分别专注于电池组装和电池芯制造。康迪科技将主导电池组装工厂,拥有90%的股权,而中比新能源将主导电池芯制造工厂,同样拥有90%的股权。这种股权结构体现了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互补。康迪科技在电池组装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而中比新能源则在电池芯设计和生产方面具有领先地位。

 

在初期,中比新能源将向康迪科技提供电池芯,以支持电池组装工厂的快速启动。随着美国本土生产能力的逐步建立,中比新能源将逐步替代进口电池芯,实现完整的本地化供应链。

 

战略意义:应对贸易战,拥抱政策红利

此次合作的战略意义远不止于满足北美市场对电池的需求。它还体现了双方对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的积极响应。IRA为在美国生产电池和电动汽车提供了丰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这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以及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也给这项合作带来了不确定性。中国政府可能会加强此次合作的审核力度或者直接叫停合作。 此外,美国政府可能会对此次合作进行更深入的国家安全审查,尤其是在电池技术和供应链安全方面,以确保合作不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这种审查可能会涉及对中比新能源的技术来源、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美国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等方面。

 

潜在风险与挑战: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审查

除了贸易战和国家安全审查带来的不确定性,此次合作还面临其他潜在风险和挑战。

  • 知识产权保护:

     确保知识产权得到充分保护,防止技术泄露和侵权行为,是合作成功的关键。

  • 文化差异:

     中美两国在商业文化和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需要双方充分沟通和理解,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 市场竞争:

     北美电池市场竞争激烈,康迪科技和中比新能源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 劳动力市场:

     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劳动力,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对北美电动车市场的影响:加速普及,降低成本

康迪科技和中比新能源的合作,将对北美电动车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 加速电动车普及:

     本地化生产将降低电池成本,使电动车更具价格竞争力,从而加速电动车在北美市场的普及。

  • 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建立本地化供应链将降低对海外进口的依赖,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减少供应风险。

  • 促进技术创新:

     合作将促进双方在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推动电池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 创造就业机会:

     建立生产基地将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结论:机遇与挑战并存,合作共赢之路

康迪科技与中比新能源的战略合作,是双方应对市场机遇和挑战的积极举措。通过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双方将能够更好地服务北美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供应链的韧性。然而,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合作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只有双方充分认识到潜在风险,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实现合作共赢,为北美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次合作的成功与否,将不仅取决于双方的商业能力,也取决于中美两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地缘政治环境。

来源丨储能世界

2025年4月15日 14:00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 海辰储能携手 Schoenergie 以 SUREVIVE 计划开启其德国首个大型储能项目

    近日,海辰储能与德国可持续能源综合服务商 Schoenergie 达成里程碑式合作,正式启动双方在德首个大型电力级储能系统项目。该合作不仅标志着海辰储能在欧洲核心市场的战略深耕,更以创新技术为德国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

    0 2025-05-13
  • 东峰集团:正积极研发半固态隔膜与固态电解质膜

    5月12日,东峰集团(601515.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按照“转型提速、重点投入、优化布局”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在新型材料及I类医药包装领域的资金投入与资源布局。

    0 2025-05-13
  • 第49期招中标周报|招标6.43GWh,中标5.53GWh,锂电 EPC 中标均价1.40元/Wh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产业周报第四十九期(5月6日-5月11日),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不完全统计,本周招中标项目共21个,其中:招标项目11个,含EPC(含PC)项目8个,设备采购1个,运维服务2个。规模合计1.76GW/6.43GWh;中标项目10个,含EPC(含PC)项目3个,设备采购6个,容量租赁1个。规模合计0.27GW/5.53GWh;

    1 2025-05-13
  • 海辰储能发布欧版∞Power 6.25MWh 2h/4h系统产品,携手GCRPV加速“欧洲制造”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海辰储能携旗下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The smarter E Europe),重磅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欧版 ∞Power 6.25MWh 2h/4h 储能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五大特性,成功解锁“容量、场景、环保”多重限制,助力欧洲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现场,海辰储能还与西班牙风险资本管理公司GCRPV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在储能产业全链条展开合作,这一合作标志着海辰储能在欧洲本地化制造战略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1 2025-05-13
  • 领航工商业储能革新!南瑞继保助力泰兴辰峰壹号储能项目高频运行

    2025年2月,泰兴辰峰壹号用户侧5.805MW/11.286MWh工商业储能项目,经储能开关站汇流后以一回10kV电缆并网,正式投入运行。

    0 2025-05-13
  • 4MW/8.1MWh,IPS正式发布其新一代大储能系统—EXERON X-BESS 8

    在慕尼黑Intersolar展上,IPS正式发布其新一代大储能系统—EXERON X-BESS 8。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提供8.1MWh的容量,并集成4MW PCS,采用标准20尺柜。

    4 2025-05-13
  • 川承储能钒电池电堆生产线全速运转,预计5月中旬完成首个产品装配测试

    5月12日消息,近日,陕西川承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储能电堆生产线进入全速运转阶段,技术团队与生产部门紧密协作,全面优化工艺流程,以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储能电堆产品组装工作,标志着公司核心产品正式从实验室迈向生产阶段,预计将于5月中旬完成首个产品装配测试。

    1 2025-05-13
  • 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

    5月9日,贵州省能源局公开征求《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文件提到,需求响应资源为市场主体可调节负荷,按负荷类型可分为工商业可调节负荷、建筑楼宇负荷、储能负荷、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充分发挥需求响应作用,形成最大用电负荷5%的需求响应能力。交易品种分为邀约型削峰、实时型(可中断)削峰、邀约型填谷、实时型填谷四类。虚拟电厂聚合响应资源不低于1万千瓦。邀约型削峰响应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邀约型填谷响应补偿标准单位为千瓦/次,用户按单段报价方式确定上下限,最终补偿标准由当次市场竞价形成。当邀约型填谷调控时长为3-4h时,补偿标准为每次0-8元/kW。

    1 2025-05-13
  • 塔里木油田上库储能电站EPC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2025年5月11日,作为天津设计院承建的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储能电站EPC项目,塔里木油田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式投运。

    1 2025-05-13
  • 新突破!山东蓝昆氢能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纯度达99.9%以上

    5月11日,山东蓝昆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昆氢能”)的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系统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制氢领域实现全国首创。

    2 2025-05-13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