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妹妹IPO敲钟了,200亿

首页    企业动态    曹德旺妹妹IPO敲钟了,200亿

港股第三个动力电池IPO诞生了。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今天(4月14日)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力新能”)正式登陆港交所,此次IPO发行价为8.27港元/股,开盘涨2.3%,市值超200亿港元。

 

成立于2019年,正力新能身后是一位女掌门——曹芳,也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胞妹。她在福耀玻璃一干就是近30年,退休后联合老同事陈继程创业,杀入动力电池赛道。用6年时间,将正力新能带至国内动力电池前十。

 

透过正力新能,外界得以一览常熟的新能源产业版图。这个曾经的鱼米之乡,不经意间崛起为一座新能源重镇。

 

曹德旺胞妹掌舵

66岁收获一个IPO

 

 

 

曹芳,相比之下她的哥哥更为人熟知,那就是福耀玻璃创始人、“玻璃大王”曹德旺。

 

1987年,福耀玻璃正式创立,曹芳便开始进入公司任职销售部经理。经过7年时间历练,她升任福耀玻璃董事及副总经理。

期间,曹芳还与同为福耀玻璃副总经理的陈继程,共同创办了新中源创投,从事风险投资。又与丰田合资,成立了新中源丰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由曹芳担任董事长。这些经历,都为日后投身动力电池埋下伏笔。

 

2014年,曹芳因“个人年龄原因”从福耀玻璃退休,这一年她55岁。此后,曹芳与陈继程进一步加码电池赛道,2016年两人成立正力投资,从事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领域的投资,当中就包括入股了塔菲尔新能源。

 

资料显示,塔菲尔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由宁德时代一批老员工创立,专注于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正力投资出手后,2019年在苏州常熟正式重组成立正力新能,全面承接塔菲尔的技术、产品和客户关系,宣告曹芳正式下场造电池。

 

至此,一匹动力电池黑马进入大众视野——正力新能总部设在常熟市,2021年一期基地投入运营。又在南京和东莞落子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先后推出乾坤电池、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航空器用电池等多项产品及新技术,业务线从纯电动车到混合动力车,再到储能和飞行器电池,将陆海空领域全覆盖,这在行业中并不多见。

 

值得一提的是,正力新能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中是第一家获得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公司。其航空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超320Wh/kg,15分钟快充至80%电量,20%低电量状态下仍可实现超12C高倍率放电。

 

历经6年时间,正力新能在动力电池江湖占据了一席之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市场,按动力电池装机量计,正力新能在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9名;其中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9名,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9名。

 

来到花甲之年的曹芳,也终于在66岁这年登上敲钟舞台。

 

去年开始盈利,曹德旺也投了

正力新能何以撑起一个IPO?

 

按业务划分,正力新能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动力电池产品,2021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高达96.6%、94.7%、80.7%、90.9%。其电池订单主要供应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五家车企。

 

招股书显示,2021至2024年,正力新能从上述五家车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13.37亿元、29.73亿元、32.38亿元和45.30亿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入的89.1%、90.4%、77.8%和88.2%,客户集中度较高。

 

对于五大客户收入的集中增长,正力新能在招股书中表示,“2024年我们战略性地以头部主机厂客户(由于产能紧张,我们正在合作更多车型)为主,来自五大客户中的三家客户收入增长,令五大客户贡献收入比例整体上升。”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4年,正力新能分别实现营收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及51.30亿元。而2021至2023年亏损分别为4.02亿元、17.20亿元、5.90亿元,直到2024年才首次实现净利润0.91亿元,结束了三年亏损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正力新能一度“踩雷”威马汽车。招股书披露,2021年和2022年,威马汽车均为正力新能的第一大客户。但在2022年,威马汽车深陷经营困局,直接导致供应商正力新能在2022年计提10.2亿元的应收账款以及存货减值损失,也因此在该年度亏损17.2亿元。

 

虽然正力新能融资历程不多,但身后依旧VC/PE云集。

 

2022年,正力新能完成24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股东有海松资本、南京江宁、中金上汽、新兴产业基金、东南新能等机构,投后估值144亿元,成为常熟市第一家独角兽企业。

 

而在递交招股书前夕,2024年7月正力新能又完成10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182亿元。本轮由新中源创投、东南投控及苏创投·国发创投旗下的苏创新能源基金等联合投资。

 

谈及这轮投资,国发创投表示,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领域成为各大企业竞相争夺的焦点,动力锂电池行业呈现出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电池市场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正力新能作为国内主要的行业参与者,机会与风险并存。但从企业发展轨迹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趋势来看,正力新能具备发展潜力。

 

通过股权穿透可见,曹芳哥哥曹德旺也通过福建耀华间接持股正力新能。招股书显示,曹德旺全资拥有的三益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福建耀华73.56%的权益,而福建耀华持有正力新能2.52%的股份。想必正力新能的崛起,也离不开曹德旺在背后的默默扶持。

 

不过正力新能在招股书中坦言,目前的产能尚未达到最佳的规模经济效益,其规划到2026年将电芯产能增加至50.5 GWh,较现有产能增加一倍。此次赴港募资的主要目的,也是投入于产能扩张。

 

一座新能源隐秘重镇

这是常熟新能源产业爆发的一抹缩影。

 

常熟市,简称虞,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这里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片鱼米之乡,素有“江南福地”美誉。但在过去,常熟也面临着传统产业“大而不强”、“发展比较粗放”以及“集约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在产业转型等方面,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此,常熟当前正以牵头苏州汽车、新能源、声学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着力点,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

 

凭借着转型之势,常熟市2024年GDP突破3000亿元,成为中国第五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县级市。换言之,这一苏南小县城,以不足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超过全国千分之二的GDP。

 

这当中,常熟的新能源产业更是乘势腾飞。例如氢能产业基本形成“制、储、运、加”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光伏产业则汇聚阿特斯等行业领先企业 38 家;车用锂电池产能占苏州 90%以上、在动力电池材料生产领域形成了江苏省最具特色的氟化工园区、生产全球市场 95%的锂电级PVDF、六氟磷酸锂等关键材料市场份额全球前五。

 

放眼望去,一个个常熟系独角兽正在冲出。去年7月,亨通高压新引入龙岩鑫达、宝武绿碳、苏创投、珠海横琴和芜湖信亨五家战略投资者,金额总计为5.6亿元。此前5月份的融资中,亨通高压投后估值已达185亿元。

 

还有未势能源也来自于常熟。脱胎于长城汽车,未势能源的主要产品涵盖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氢系统、瓶阀及减压阀等。2021年12月,未势能源完成9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破40亿元,由国投招商、人保资本联合领投,讯奇科技、建信股权、智科产投、德载厚资本和招商证券投资参与投资。时隔一年,未势能源又完成5.55亿元B轮融资,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领投,A轮领投方国投招商持续增资,立本能源跟投。

 

纵观常熟新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常熟编制印发了《常熟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2025行动计划》《常熟市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九个一”重点工作任务,与苏创投合作成立5亿新能源产业集群专项基金,全面保障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而在《苏州市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后,常熟市也提出,将全力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聚集重点企业超150家,产值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力支撑苏州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经验表明,新兴产业攸关一座城市的命运。谁能抓住产业机遇,谁就能在未来的财富地图上占据最佳的位置。如今站在历史潮头之上,常熟将新能源大旗扛在了肩上,开启新一轮产业征途。

来源丨投资界

2025年4月14日 11:55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 海辰储能携手 Schoenergie 以 SUREVIVE 计划开启其德国首个大型储能项目

    近日,海辰储能与德国可持续能源综合服务商 Schoenergie 达成里程碑式合作,正式启动双方在德首个大型电力级储能系统项目。该合作不仅标志着海辰储能在欧洲核心市场的战略深耕,更以创新技术为德国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

    0 2025-05-13
  • 东峰集团:正积极研发半固态隔膜与固态电解质膜

    5月12日,东峰集团(601515.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按照“转型提速、重点投入、优化布局”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在新型材料及I类医药包装领域的资金投入与资源布局。

    0 2025-05-13
  • 第49期招中标周报|招标6.43GWh,中标5.53GWh,锂电 EPC 中标均价1.40元/Wh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产业周报第四十九期(5月6日-5月11日),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不完全统计,本周招中标项目共21个,其中:招标项目11个,含EPC(含PC)项目8个,设备采购1个,运维服务2个。规模合计1.76GW/6.43GWh;中标项目10个,含EPC(含PC)项目3个,设备采购6个,容量租赁1个。规模合计0.27GW/5.53GWh;

    1 2025-05-13
  • 海辰储能发布欧版∞Power 6.25MWh 2h/4h系统产品,携手GCRPV加速“欧洲制造”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海辰储能携旗下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The smarter E Europe),重磅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欧版 ∞Power 6.25MWh 2h/4h 储能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五大特性,成功解锁“容量、场景、环保”多重限制,助力欧洲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现场,海辰储能还与西班牙风险资本管理公司GCRPV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在储能产业全链条展开合作,这一合作标志着海辰储能在欧洲本地化制造战略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1 2025-05-13
  • 领航工商业储能革新!南瑞继保助力泰兴辰峰壹号储能项目高频运行

    2025年2月,泰兴辰峰壹号用户侧5.805MW/11.286MWh工商业储能项目,经储能开关站汇流后以一回10kV电缆并网,正式投入运行。

    0 2025-05-13
  • 4MW/8.1MWh,IPS正式发布其新一代大储能系统—EXERON X-BESS 8

    在慕尼黑Intersolar展上,IPS正式发布其新一代大储能系统—EXERON X-BESS 8。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提供8.1MWh的容量,并集成4MW PCS,采用标准20尺柜。

    4 2025-05-13
  • 川承储能钒电池电堆生产线全速运转,预计5月中旬完成首个产品装配测试

    5月12日消息,近日,陕西川承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储能电堆生产线进入全速运转阶段,技术团队与生产部门紧密协作,全面优化工艺流程,以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储能电堆产品组装工作,标志着公司核心产品正式从实验室迈向生产阶段,预计将于5月中旬完成首个产品装配测试。

    1 2025-05-13
  • 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

    5月9日,贵州省能源局公开征求《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文件提到,需求响应资源为市场主体可调节负荷,按负荷类型可分为工商业可调节负荷、建筑楼宇负荷、储能负荷、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充分发挥需求响应作用,形成最大用电负荷5%的需求响应能力。交易品种分为邀约型削峰、实时型(可中断)削峰、邀约型填谷、实时型填谷四类。虚拟电厂聚合响应资源不低于1万千瓦。邀约型削峰响应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邀约型填谷响应补偿标准单位为千瓦/次,用户按单段报价方式确定上下限,最终补偿标准由当次市场竞价形成。当邀约型填谷调控时长为3-4h时,补偿标准为每次0-8元/kW。

    1 2025-05-13
  • 塔里木油田上库储能电站EPC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2025年5月11日,作为天津设计院承建的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储能电站EPC项目,塔里木油田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式投运。

    1 2025-05-13
  • 新突破!山东蓝昆氢能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纯度达99.9%以上

    5月11日,山东蓝昆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昆氢能”)的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系统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制氢领域实现全国首创。

    2 2025-05-13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