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持续走低,减配、虚标等储能业“隐形炸弹”何解?
今年以来,储能行业价格仍在持续走低。
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2h储能系统全年平均中标价为0.628元/Wh,较2023年均价下降43%。2024年12月,2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0.709元/Wh,较年初下降10%,但高于全年均价。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锂电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分别为0.500元/Wh、0.490元/Wh。从趋势来看,在经历了2024年年末的短暂“翘尾”后,进入2025年以来,储能系统价格开始回落。例如3月14日,新疆华电6GWh储能系统采购招标吸引了57家企业投标,最低报价低至0.398元/Wh。
储能电芯方面,价格也从2023年年初的0.9元-1.0元/Wh,降至当前的0.3元/Wh附近。在日前开标的中国能建6GWh储能电芯集采中,0.5C及0.25C的中标候选人报价均低于0.3元/Wh,平均仅0.276元/Wh;1C电池中标候选人的平均报价为0.318元/Wh。
01、“价格战”背后行业乱象多
多家电池企业反馈,在储能价格持续走低的背景下,电芯的“贬值”属性也加剧了价格战。因为电芯在生产出来后,其性能将开始衰减,在库房存放越久,损失越大,所以企业通常会选择降价销售。也因此,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央企大储的招标公告中会明确标明“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不接受库存电池”。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也指出,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背后,是大量厂商希望通过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但越来越低的价格水平,意味着储能电池产品的利润已被挤压到极限,甚至可能出现亏本的情况,这导致部分厂家只能通过“隐形减配置”“虚假宣传”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比如,减少关键零部件的数量或使用低质替代品、实际性能与宣传不符等,最终导致“假”和“劣”产品渗透行业,带来安全隐患。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成本压力之下,电池储能系统产品减配、劣质等问题凸显,一系列行业乱象,正使行业健康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降级。电芯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占系统产品成本超50%,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据报道,部分企业为降本使用B品电芯、回收梯次电池,甚至采购未经验证的低价电芯。例如,湖南某储能项目由于使用库存电池,还未并网,容量已衰减至96%,运行后每天蒸发数万元收益。另一方面,低劣电芯一致性差,还易导致BMS频繁报故障,造成停机检修等,影响收益,甚至极大增加了储能系统的火灾概率。
产品减配。消防设备是储能系统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然而,一些集成厂商为了降本,采购不合格的消防设备,在高原项目中,这些设备因误报警频发被关闭,沦为“装饰品”。甚至有大厂省略Pack间熔丝设计,运输中电池短路而引发火灾。此外,还有头部企业以低于行业平均成本30%的价格中标某西北项目,在实际操作中电池簇结构缩减、液冷系统改用工业级冷却液,导致安全隐患与收益缩水并存。
性能虚标。通过虚假宣传吸引客户也是乱象之一。防护等级方面,有部分厂商虚假宣传,宣称IP55防水防尘的系统,可以有效防水防露,但在试运行期间,电池舱内却出现进水情况,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被迫检修。由此造成的损失,只能由业主自行承担。此外,一些企业RTE(循环效率)虚标理想值,例如实验室RTE数据95%的产品,实测高温场景效率仅为80%,导致用户收益缩水超30%。这类看似“完美”的数据,不仅有损客户利益,更严重破坏了行业的公信力。
02、破局之路: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
实际上,储能行业的乱象,本质是产业高速发展中的“成长阵痛”。而破局之路,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言“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唯有系统化思维才能破解困局。”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近日在演讲中也指出,“市场机制创新、跨领域协同为储能产业注入了新动力,从‘政策驱动’到‘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到“质效优先”,中国储能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储能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征途中,“如何重塑储能价值”成为关键问题。远景能源郑汉波认为,储能必须实现两个价值:一是要能真正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当中;二是当电网出现不稳定情况时,储能及时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过去是政策驱动强制配储,现在是市场化配置,储能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他指出,下游客户只看价格的时代已经过去,能够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产品将更具竞争实力。
对于储能产业链企业来说,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伴随电力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企业必将从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评判产品的优劣,积极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内卷”怪圈,在储能电池产品、电网支撑技术、多元技术路线、主动安全防护等多方面构建核心技术优势,以实现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性能、成本、安全的最优。
作为储能企业主要业务来源的招投标市场,招投标规则也对企业行为起着较强的矫正作用。当前,针对储能行业“最低价中标”的现象,央企已着手修改储能行业招投标规则,引导非最低价中标,提高招标门槛,避免恶性竞争。
此外,国家层面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完善储能电价机制,提高储能项目的收益率;建立行业监督体系,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等都将是有效方式。整体而言,从“技术创新+政策引导+行业监管”等多角度协同发力,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丨新浪财经
-
诺德旗下青海电子荣登“2025青海企业50强”第17位
热烈祝贺!在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企业联合会及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企业500强”青海企业50强排序榜》中,诺德股份旗下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经营实力,以58.45亿元的销售收入强势上榜,位列全省第17名!这一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对青海电子过往成绩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有力驱动。
넶4 2025-08-11 -
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停产,3个月
据知情人士透露,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暂停其位于中国江西省一座主要锂矿的生产,暂停时间至少为三个月。上述人士称,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已在内部宣布枧下窝锂矿将临时停产。其中一位人士表示,附近宜春市的关联精炼厂已获通知。由于未获授权公开讲话,他们要求匿名。交易商一直密切关注该矿及其采矿许可证的续期情况,该许可证原定于 8 月 9 日到期。在非工作时间,这家中国公司未立即回应彭博社的提问。
넶2 2025-08-11 -
华宝新能公布“一种储能无人机”专利
近日,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储能无人机”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无人机。该储能无人机包括储能主机、桨叶组件和光伏模组,储能主机上电池模组、电压转换器及设有放电口,电压转换器将电池模组的电能转换后通过放电口对外输出,桨叶组件安装于储能主机,且具有相对储能主机折叠的折叠状态及相对储能主机展开的展开状态,在放电口工作的情况下,桨叶组件停止工作。光伏模组安装于储能主机和/或桨叶组件的桨臂上。
넶4 2025-08-11 -
岩土储能技术为城市更新提供绿色能源新方案
今年以来,国家对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力度持续加大。继5月《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作出顶层设计后,7月份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都特别强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城市高质量更新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地热能作为稳定、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建筑供暖制冷用能改造的首选能源,以岩土储能循环利用技术为代表的地热创新技术为城市更新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新方案。
넶0 2025-08-11 -
强强联合!中城大有与江苏优美绿能共拓新能源版图
8月8日,中城大有产业集团与江苏优美绿能科技集团达成深度合作共识,并签署了合作协议。江苏优美绿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与中城大有的产业优势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将加强产业协同和项目合作,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넶1 2025-08-11 -
-
全固态锂电池关键难题被突破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携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利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精准揭示全固态锂电池传统单层正极的关键缺陷。相关研究首次通过实验直接观测并定量证实显著的纵向锂浓度梯度,在电极厚度方向上实现锂浓度的均匀分布,为梯度电极核心设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对推动全固态锂电池基础科学认知及其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
넶1 2025-08-11 -
双鹿电池邀您共聚IBIE 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
1954年始立匠心,七十年民族品牌步履铿锵!双鹿电池,这个根植中华大地的能源科技先锋,已沉淀为电池行业的世界级标杆。宁波金山双鹿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鹿电池)将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 2025),展位位于2T-59,我们诚邀您一同检阅双鹿电池领先全球的非凡实力。
넶1 2025-08-08 -
钛和集团邀您共聚IBIE 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
钛和检测认证集团(以下简称钛和集团)将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 2025),展位位于2B-16。
넶3 2025-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