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员丨上海希形科技有限公司
近日,上海希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形科技”)完成入会流程,正式加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成为储能分会理事单位,新会员的加入将为储能分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储能分会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服务工作,与广大会员单位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共进。

希形科技成立于2015年,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发展与研发。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公司专注于电能质量及储能领域的解决方案与产品研发,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主要研发与生产电能质量产品(APF、SVG)、工商储能产品(PCS、BMS、EMS)等。为用户提供现场测试、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定制、现场维护等综合服务。
研发团队:
公司研发团队人员占比超过30%,其中不乏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端技术性人才,核心技术团队在电能质量及储能领域拥有超过10年以上的技术研发经验。希形科技不断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至今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56项,是上海市认定的“创新型企业”。
智能制造:

希形科技积极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及生产,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搭建ERP及WMS管理系统,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产线的自动化生产。大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品质管理:
希形科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ISO14001/ ISO45001认证,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配备各类先进检测仪器和设备,严格实施八级质检流程。通过ERP及WMS系统的管理,实施追溯管理和数字化管理,确保产品的高可靠性。
产品介绍:

希形科技采用SiC核心,全自主研发生产的125kW储能变流器PCS,电子层防护等级可达IP65,具备并离网无缝切换、满载运行温度可达【-30℃,50℃】、110%额定+99%湿度长期使用等突出优势,具有高可靠性。

业务咨询方式
电话:021-34780552
邮箱:Business@xixingtech.com
公司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1288号金地威新科创园13栋
公司官网:www.xixingtech.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小程序
-
-
助力“双碳”战略 多氟多100MWh储能项目通过验收
11月13日,国家电网专家组一行莅临多氟多,对公司100MWh储能项目开展竣工验收。多氟多能源科负责人菅玉航全程陪同,主持验收会议,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会。
넶0 2025-11-20 -
中广核和田洛浦20万/8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
2025年11月16日,由新疆电建承建的中广核和田洛浦20万/8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正式开工动土,标志着该项目从前期筹备全面转入核心设施建设阶段。
넶0 2025-11-20 -
-
100MW/400MWh!国内首个电网侧“电化学+氢储能”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并网!
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电化学储能于2025年11月13日成功并网。该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的新型储能电站,采用“电化学+氢储能”复合方案:其中电化学规模为9万千瓦/36万千瓦时,主要承担秒级调频、短时峰谷调节;氢储能规模1万千瓦/4万千瓦时,主要承担长时储能,氢储能预计2026年建成并网。
넶0 2025-11-20 -
新型储能项目 国家能源集团这样干!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并强调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作为能源领域的“国家队”,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建设呈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态势,截至2025年10月底,集团公司在运新型储能项目共191项,总规模为770万千瓦/1839万千瓦时,形成了“新能源配储为主,多场景协同发展”格局,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调节支撑作用。
넶0 2025-11-20 -
400MW/700MWh!莱茵集团开建德国最大电池储能项目
据外媒报道,莱茵集团(RWE)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开工建设一个400MW/700MWh电池储能系统,这是目前德国在建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
넶3 2025-11-20 -
电网调频场景新突破!全球首个百兆瓦飞轮储能示范项目投运
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新能源的大量接入,电网对快速精准调频的需求大幅提升。相较于传统燃煤机组,飞轮储能凭借毫秒级响应、超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成为电网调频应用的理想路径,但如何将飞轮储能的机械特性转化为可靠的调频能力,对PCS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넶2 2025-11-20 -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总经理调整!
11月19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黄河公司干部会议。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曹吉双宣布任职文件。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小彦主持会议并讲话,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넶2 2025-11-20 -
远东液冷技术赋能绿色算力未来
当ChatGPT引爆全球AI热潮,自动驾驶、元宇宙等前沿技术争相吞噬算力,数据中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热负荷挑战。一块芯片功率高达700瓦,每小时发热量能烧开约4升水;万台服务器级AI数据中心,每小时产热堪比小型火电厂。传统风冷如同“蒲扇降温炼钢炉”,早已难承其重。液冷技术由此从“锦上添花”蜕变为“生存刚需”——它能让算力稳定性提升约40%,数据中心能耗直降约20%,成为AI产业持续狂奔的“基础设施”。
넶14 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