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不住的碳酸锂,充满变数的前方
近段时间,关于碳酸锂的消息在业内掀起波澜,成为热点话题。
其中,锂电巨头青山集团将被法国矿业公司埃赫曼以6.99亿美元现金的价格,回购其在埃赫曼阿根廷子公司Eramine所持有的49.9%股权这一交易更是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该子公司为埃赫曼与青山集团合资公司,其中埃赫曼与青山集团分别占股50.1%以及49.9%。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股权转让并不是业内真正重点关注的,重要的是,该子公司拥有两座锂盐湖项目的矿权。根据相关报道显示,两个盐湖合计资源量约1500万吨LCE。
也就是说,青山集团实际上是放弃了锂盐湖项目,放弃了碳酸锂。
近几年的青山集团在锂电产业上的布局动作十分频繁,甚至因此被业内不少人称为锂电“急先锋”,而大手笔不断的青山集团此时又为什么突然放弃了两个上游锂盐湖大项目?
实际上,仔细分析价格和产量因素后,这一决定其实不难理解。
过去两年里,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经历了显著的波动,从历史高位一路下滑。2022年初,碳酸锂价格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快速攀升,并在当年11月达到约60万元/吨的峰值。2023年起,由于供应过剩、需求减弱等因素,价格大幅回落。截至2023年9月,碳酸锂价格已降至约17万元/吨,年内累计跌幅达到66%。
在去年年底突破10万元大关引起业内震动后,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基本维持稳定。年初时,碳酸锂价格虽然最高还曾达到12万元/吨以上,但彼时已经出现明显下降势头。在经历11-12万/吨的价格区间短期震荡后,又在8月后再次下降到7.5万元/吨左右。
就在昨天,根据SMM披露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区间为7.21-7.53万元/吨,均价来到7.37万元/吨。
目前,尽管不少业内人士期待“深V反弹”,但碳酸锂价格可能尚未完全触底。然而,供给端的扩产和潜在的新发现仍然使价格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早在去年刚刚跌破10万大关之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期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7万元后才会真正迎来反弹。
一方面,国内企业仍然在扩产。盛新锂能才刚刚发布取得木绒锂矿采矿许可公告,据了解,木绒锂矿累计查明的矿石资源量6,109.5万吨,氧化锂98.96万吨,是亚洲迄今探明规模最大的硬岩型单体锂矿,平均品位达到1.62%,是四川地区锂矿品位最高的矿山之一。
另一方面,国内不停,海外也不断。就在不久前还有消息称美国发现阿肯色州西南部的Smackover地层中含有巨量锂资源,其储量储量约为500万至1900万吨,是国际能源署对2030年电动汽车全球锂需求预测的九倍多。
所以说,碳酸锂价格还可能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对企业来说,不确定的碳酸锂价格对其发展影响很大。近日,多家矿企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业绩普遍受到锂价下跌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天齐锂业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6.46亿元,同比下降57.48%;净利润为-57亿元,同比下降170.4%;盛新锂能营收34.98亿元,同比下降47.23%;净利润为-4.62亿元,同比下降142.17%;赣锋锂业营收139.25亿元,同比下降45.78%;净利润为-6.4亿元,同比下降110.66%......
总体而言,锂矿企业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受到锂价下跌的显著影响,盈利能力普遍下降。上游矿企受锂价波动影响巨大,产业链下游企业同样承压,不少企业的业绩报告都提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利润下降”。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主导了这一切?稳定的原料价格是整个锂电产业链的共同认可和一致需求,然而价格稳定却似乎难以实现。
事实上,碳酸锂价格的波动源于供需变化、市场扩产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叠加效应。
2021-2022年,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对锂电池原材料的激增需求,支撑了2022年末60万元/吨的峰值价格。然而,2023年,随着全球多个锂矿的产能释放,尤其是澳大利亚、南美和中国盐湖提锂技术的进步,供应压力缓解,碳酸锂价格应声下跌。
到了2024年,由于前期锂价的高企吸引了更多企业扩大产能,此时全球锂矿供应十分充足。澳大利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多地锂矿产量持续提升,国内多个新产能也陆续上线,这些因素对市场价格构成了一定的压制作用。
此外,市场需求的增速放缓也对其价格起到了削弱作用,再加上国内外对碳酸锂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也缓解了供需紧张局势。
碳酸锂价格下降并非完全不利。对行业来说,价格下行有助于降低锂电池生产成本,推动锂电和储能行业的发展。
同时,较低的原材料成本提升了行业竞争力,吸引更多中小型企业进入市场。锂价波动促使企业重新审视供应链稳定性,一些企业开始关注非洲、南美等新兴资源区域,并加大了对锂资源循环利用和替代材料的投入。
然而,碳酸锂价格的不稳定使许多企业面临挑战。小型锂矿企业由于成本压力而难以生存,而龙头企业若应对不力,也可能遭遇更严重的市场风险。
从供需情况看,未来,全球锂矿供应链将更加多元化,南美盐湖和非洲新矿的产能释放有望支撑市场供给。此外,锂资源循环利用逐渐受到重视,成为重要的供应来源。
从价格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锂电池技术的创新,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的研发进展迅速,这些技术有可能逐渐减少市场对碳酸锂的依赖,从而为未来锂价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来源丨星球储能所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莅临诺德青海生产基地考察调研
7月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的晚间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青海调研的活动。报道中,赵乐际来到诺德股份青海生产基地考察调研,听取了企业生产经营及技术研发等情况介绍。
넶0 2025-07-11 -
天合光能通过开展 2.4GWh 项目加速亚太地区储能增长
全球太阳能行业领导者天合光能在2025年7月在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的大型储能系统装机容量超过2.4GWh后,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亚太地区主要市场对电网规模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迅速增长后 ,天合光能被选为多个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中的先进 BESS 技术供应商。其中之一是为南亚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以及澳大利亚石灰岩海岸北部能源园建造的 1.7 GWh BESS 装置 ,容量为 500 MWh。
넶1 2025-07-11 -
Allegro Energy:微乳液流电池可支持“指数级”数据中心部署
MeFB 长时储能(LDES)技术可以为数据中心量身定制,为设施提供清洁电力。这些产品采用水性电解质,降低了储能成本并提升了安全性。
넶1 2025-07-11 -
德国电池储能行业寻求到2034年免收电网费用
德国的电池储能利益相关者呼吁将目前对电池储能系统 (BESS) 的电网费用豁免延长至2034年,并警告说,引入关税可能会阻碍投资并威胁规划安全。
넶3 2025-07-11 -
Lydian Energy获得2.33亿美元的项目融资,以推进德克萨斯州的电池存储项目
7月9日,Lydian Energy 成功完成其第一笔机构项目融资,总额为2.33亿美元。这笔融资由 ING 和 KeyBank 支持,支持德克萨斯州快速增长的 ERCOT 电力市场的三个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
넶0 2025-07-11 -
相约IBIE2025丨诺德股份将盛装亮相第15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
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德股份)将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 2025),展位号2T-47。
넶0 2025-07-11 -
晶科能源为分布式能源基础设施提供 21.6 MWh 储能系统,为清洁能源未来提供动力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具创新性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之一,于7月8日宣布成功调试供应给分布式能源基础设施的21.6 MWh储能系统。
넶1 2025-07-11 -
SINEXCEL与威胜能源携手打造中美洲地标性储能项目
7月9日,由 SINEXCEL 和威胜能源联合开发的 Coopesantos 风电储能系统已在哥斯达黎加正式投入运行。当地政府官员出席了投产仪式,这是中国与哥斯达黎加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넶0 2025-07-11 -
阳光电源即将在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推出5MW独立式BESS
中国能源技术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将于今年夏天通过其当地子公司 Soner Sorolla 将其位于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的5MW独立电池储能系统(BESS)上线。
넶0 2025-07-11 -
华为全球布局和全新智能串储能平台,推进储能并网战略
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的普及,电网形成技术正在成为全球电力系统长期发展的关键且不可避免的途径。华为 FusionSolar 的并网 ESS 解决方案之前在中东的红海目的地推出和部署,代表着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넶0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