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售电到虚拟电厂运营,路有多远
最近和几家售电公司交流,发现都对虚拟电厂业务很感兴趣。甚至在微信视频号上,有售电代理商在宣传虚拟电厂业务加盟的模式。
只要你有资源,就可以参与虚拟电厂业务赚钱。
那么问题来了,虚拟电厂到底是什么资源?
对售电业务来说,用户的电量是一种资源,谁能搞定企业用户的电量采购流程,谁就能获得这种资源,加盟到售电公司,获取中介费。
对企业用户来说,电量和其他的生产原料没有区别,需要买。
而且企业定量的采购决策,一般相对简单,只要搞定老板、采购负责人就可以了,甚至以前企业买电都没有决策流程——问供电公司买电需要决策么?
量是跟随企业生产需求的,价格没得商量,按时交钱就好了。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即使是市场化购电,从没有决策,到简单决策即可。
这也是大多数面向中小企业的售电渠道代理的生存模式——短平快,不涉及复杂的采购过程和生产计划。
但是虚拟电厂的资源到底是什么?
从概念上说,虚拟电厂是所有负荷侧可调节资源的总和,包括分布式电源、工商业储能、可调节与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等。
虚拟电厂资源主要分两类:
1、第三方投资的资源
包括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部分EMC的节能设备等。
2、业主自己投资和持有的资源
除了自投的光伏、充电桩、储能以外,主要是生产负荷。
对目前主要的虚拟电厂的买方——电网公司来说,要解决一定数量的,不同时间尺度的负荷转移需求。
这个一定数量,至少是电网最大负荷3-5%;而时间尺度,对应的是从分钟到季度、年度的负荷转移。
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V2G等第三方资源,无论在体量、时间跨度上,都很难满足电网的主要需求,不能作为主流产品。
对电网来说,虚拟电厂的本质就是:
负荷资源的管理与调度。
按照28定律,未来虚拟电厂资源池,无论是售电公司的,还是电网级别的,80%的资源都来自用户负荷。

虚拟电厂参与电网的需求响应所获得的补贴,主要通过“负荷管理中心”进行管理和支付,这个管理中心的名字就代表了电网的态度。
售电公司对虚拟电厂的运营,个人认为可能存在两个误区:
误区一、虚拟电厂资源很容易获得
售电业务通过中间人,在企业老板对电力电量交易不熟悉的情况下,只需要以关系为抓手,搞定1、2个关键决策人,签订年度售电协议,销售模式相对比较简单粗放。
但是虚拟电厂资源80%是企业的负荷,尤其是对生产负荷的管理和调度,这其实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最末端,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
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至少涉及三个人力资源层级:
1、决策层级,比如企业一把手,企业负责能源和动力的二把手,财务管理等
2、管理层级,比如负责能源动力的总监总工、负责能源计划和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的管理人员
3、执行层级,真正负责动力和能源设施运行的班组长、工程师,甚至直接负责生产设备操纵的人员。
要让企业在生产过程的各个时段,实现部分负荷的转移,这个资源不是简单的搞定若干人。
误区二、虚拟电厂是一个重交易的业务
售电公司习惯性的把虚拟电厂交易,等同于电量交易,更关注如何注册、如何申报、如何获得收入这些政策性因素。
但实际上,虚拟电厂是先管理、后调度,最后交易。
当售电公司不具备负荷侧资源的管理和调度能力,仅仅是具备交易主体和交易申报,在未来交易产品细化,交易时段和产品性能要求不断区隔化的趋势下,仅仅依靠“某些时段故意做高负荷,然后自然获得收益”的关口负荷曲线调整策略,风险将逐步高于收益。
更不用说这个面向虚拟电厂的交易策略,如何匹配未来现货市场的分时段交易模式。
对于负荷的管理调度,是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想做而始终无法深入的,这是他们的企业禀赋、企业绩效导向、企业文化所决定的。
这某种程度又是售电公司,尤其是民营售电公司的优势所在。
所以虚拟电厂本质上是一个重服务的业务。
这个业务的本质,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管理问题,也就是企业内部的电力管理,或者叫能源管理的专业化。
只有做好了服务,才能解决负荷资源与发电资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匹配问题,比如跨天、跨周的资源转移,这是储能解决不了的尺度。
当然对一些售电公司来说,可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现货的价格信号,他们觉得最后一公里不值得投入。
对于另一些售电公司来说,它们可能在评估,是在交易端、资产端进行投资更合算,还是在服务端投资更合理。
未来的售电业务,是一个产业链,纵向来看包括了交易、营销、资产投资、客户服务、负荷管理等多个产业环节,逐步实现专业分工。
不可能有一家售电公司能覆盖整个产业链,并且在每个环节都获得超额收益。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律决定的,什么都想做最后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目前专业从事电力电量交易,尤其是面向现货环境的交易机构已经具备雏形,甚至从量化交易基金挖人。
未来可能会有负荷管理型的售电公司,更强调负荷侧资源的开发、管理、并且聚合成虚拟电厂参与交易。
所以从某种程度看,从售电业务,到真正意义的虚拟电厂资源落地交易,中间隔了最后一公里的能源管理服务。
来源丨鱼眼看电改
-
双登股份斩获东南亚AIDC智算中心多个头部企业项目
近日,双登股份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全球化交付能力,成功斩获东南亚AIDC智算中心多个头部企业项目,项目总金额一举突破亿元大关。
넶0 2025-11-21 -
LG新能源计划2027年韩国本土量产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加速布局全球储能市场
2025年11月19日,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制造商 LG 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宣布关键战略布局:将于 2027 年在韩国本土启动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LFP)电池量产,这是该企业首次在韩国国内规划 LFP 电池生产。
넶3 2025-11-21 -
百台iCon订单落地!东方日升签约比利时工商业储能项目
2025年11月12日,东方日升与欧洲客户ES Integrations BV正式达成合作,签订百台 iCon 工商业储能设备订单。此次合作将为比利时地区的能源结构优化与清洁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既是东方日升海外市场拓展的又一重要成果,也为公司全球化布局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넶3 2025-11-21 -
东南亚首个工业热电池在泰国投运,由Rondo Energy与SCG联合打造
2025年11月14日,泰国沙拉武里府 SCG 水泥厂举行落成剪彩仪式,Rondo Energy 与 SCG 旗下专注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子公司 SCG Cleanergy 共同宣布,东南亚首个工业热电池正式投入运营。
넶5 2025-11-21 -
22.6MWh!蜂巢能源走进欧洲“千楼万厂”,助力欧洲工商业绿色变革
在欧洲能源转型的前沿阵地——瑞典,一个规模达12.6MW/22.4MWh的大型电池储能园区正在Främby拔地而起。该项目由70个先进的电池储能单元构成,将成为瑞典电网稳定与绿色能源消纳的关键一环。而这一标杆性项目的“核心动力”,正来自于蜂巢能源为合作伙伴量身打造的318KWh工商业储能柜。
넶5 2025-11-21 -
中国引领全球BESS增长:10月全球投运量同比提升29%
2025年11月14日,市场情报公司 Rho Motion 发布分析报告指出,在电网级、互联技术领域,中国市场成为10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BESS)投运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相关数据覆盖欧洲、非洲及中东、美洲、亚洲及大洋洲等多个区域。
넶5 2025-11-21 -
1.86GWh储能大单落定!阿特斯签约加拿大 “天望2号” 项目
2025年11月12日,全球领先的光伏与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储能业务子公司阿特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e-STORAGE,下称 “阿特斯储能”)已正式签署合同,将为加拿大安大略省爱德华兹堡卡迪纳尔地区的 “天望 2 号(Skyview 2)” 储能项目,提供全套储能解决方案及交钥匙工程总承包(EPC,含设计、采购、施工)服务。
넶3 2025-11-21 -
广州地铁集团启动2025年工程车牵引铅酸蓄电池采购 招标控制价近 585 万元
近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 2025 年工程车牵引铅酸蓄电池等物资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面向社会公开甄选合格供货商,以满足地铁运营所需工程车牵引设备的物资补给需求。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资格后审方式,招标控制价达 584.704512 万元(含税),相关投标登记工作将于 11 月 19 日正式启动。
넶5 2025-11-21 -
施耐德电气与微控飞轮共议数字能源合作新路径
2025年11月20日,施耐德电气中国业务团队莅临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度交流。微控飞轮对施耐德电气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在本次交流中,双方围绕"智造磁浮 × 数字能源——共拓结构性增长新蓝海"主题,聚焦AI算力中心、工业节能与零碳园区三大关键领域,对飞轮储能、磁悬浮技术与数字能源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넶3 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