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对港电力调节超300亿千瓦时
9月27日,南网储能公司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全面投产30年暨无工时损失11000天安全活动在电站综合楼举办,香港中华电力、中广核等有关企业及机构负责人出席活动。活动发布,作为我国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对港电力调节超300亿千瓦时,持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电力合作。
9月27日,南网储能公司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全面投产30年暨无工时损失11000天安全活动
在电站综合楼举办。
广蓄电站是我国首座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40万千瓦,分两期各120万千瓦建设,1989年工程正式开工,1993年首台机组发电,1994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2000年工程全面投产。
深化粤港电力合作
创新“合资建厂,容量共享”模式
在从化境内南昆山脉北侧的青山绿树环抱中,一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南网储能公司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已建运营30年。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
1987年1月,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会议决定,研究审查大亚湾核电站工程设计问题,这次会议明确“为解决电网负荷的昼夜调节问题,使核电站担任基本负荷运行,借以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性、核电站本身及电网的安全性,有必要与核电站同步建设广东从化抽水蓄能电站,第一期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依托广蓄电站保驾护航,大亚湾核电站可以安全满载稳定运行,超过原设计10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达到140亿千瓦时年平均发电量;火电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一年节约标煤4.2万吨。
1990年,电站一期工程建设引入香港中华电力投资,将其50%的容量直接用于香港电力负荷调节,开辟了粤港两地“合资建厂,容量共享”的电力合作新模式。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厂房
有了合资的资源投入,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以科技进步为先导,采用了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措施,解决了工程设计施工多项技术难题。其中,地下厂房洞室群体布置优化设计、高压长斜井和高压岔管设计、地下厂房大型岩壁吊车梁设计等设计技术整体达到当时国际领先水平,在后续抽水蓄能电站中广泛应用,成为国内抽水蓄能电站设计的典范。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评审,广蓄电站工程建设获得了“国家设计金奖”、工程质量“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等众多荣誉。
根据合作协议,电站一期工程自1994年全面投产日起,实行机组“双调度”运行模式,广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香港中电调度中心直接调度各自容量份额,一体发挥抽水蓄能在粤港两地电力系统中的削峰填谷作用。“电站30年来对港电力调节的抽水发电总量达到300.1亿千瓦时,相当于香港近8个月的全社会用电量。其中,发电电量达到130亿千瓦时,约为全港居民1年的用电量。”南网储能公司广东蓄能发电公司董事长卢宏振介绍。
自主推进设备更新
21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23年,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投产30年后新添了一个“第一”——第一次用上了“国产大脑”。这套被喻为电站“大脑”的设备是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监控、调速、励磁、继电保护这四个系统组成,涵盖核心控制器、调节器等206种设备,涉及近12万个元件。
2023年1月,我国首套抽水蓄能国产数智调速器系统在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投入使用
针对电站运行年久面临的进口控制系统备品备件更新困难的“痛点”,运维人员自主研制被喻为电站“大脑”的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统。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两年的集中攻关,团队逐一取得了40项重大技术创新,21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系统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以系统中的国产数智调速器为例,新设备较进口设备功耗减少50%、启动速度提高20%。“当前,电站约60%的控制系统已完成国产替代。通过设备的国产化升级改造等工作,双方企业共同提升了技术水平,交流了管理经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发电业务部业务策略部总监张帆表示。
近年来,运维人员持续推进广蓄电站机组设备的国产化改造升级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抽水蓄能运行效能正加速提升。目前已有在运抽水蓄能电站6座,接近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全部实行远程集中控制,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2至3倍。依托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检修人员可“足不出户”精准掌握设备的“健康状态”,最大程度减少机组停电检修时间。2024年上半年,31台抽水蓄能机组抽水发电电量和启动次数均创历史新高,加快推动大湾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护航绿色湾区
白鹭起舞绿水青山
每年金秋,广蓄电站均能吸引上千只白鹭到水库区域栖息,与电站共同绘制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画卷。
每年金秋,广蓄电站均能吸引上千只白鹭到水库区域栖息
据了解,广蓄电站地处广东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有维管植物200科726属1310种,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种9种;中国珍稀濒危植物12种。有脊椎野生动物219种,隶属83科,31目,其中包括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8种,中国濒危动物物种6种。长期以来,广蓄电站的人员、建筑、设备与自然保护区和睦相处,相伴相融。
早在建设期间,广蓄电站就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四节一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和自然生态的破坏。采取边建设边恢复的措施,尽快恢复工程开挖造成的植被破坏。
电站建成后,由于环保措施成效明显,周边依然保存着最完整的生态林。30年来,南网储能公司累计在电站种树70万棵,植草15万平方米,加上电站上、下两座水库,形成了绿水青山相映成趣的优美景点,成为大湾区亮丽的绿色能源名片。
来源|南网储能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完成B样下线 全球首创隔膜转印技术让量产驶入快车道
9月16日,蜂巢能源在无锡举行半固态电池B样下线仪式。该电池采用全球首创的“电解质热复合转印工艺”,在不降低性能、安全和能量密度前提下,是行业最低成本、最适合大规模量产的半固态解决方案。
넶1 2025-09-18 -
-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넶1 2025-09-18 -
-
亿纬锂能首套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正式并网运行
近日,亿纬锂能首套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荆门基地成功并网调试,正式转入商业化运行阶段。这标志着亿纬锂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与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
넶3 2025-09-18 -
李强:深入推进绿色算电融合发展
9月16日电(记者 邹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5日至16日在甘肃、青海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넶0 2025-09-17 -
事关储能发展,曾毓群最新研判
9月17日,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在大会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储能行业取得的成绩,同时也直言储能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
넶12 2025-09-17 -
亿纬锂能全球首发“5年零衰减”5MWh储能系统,突破行业瓶颈
当地时间9月9日至11日,2025年美国国际太阳能展览会(RE+)在拉斯维加斯召开。亿纬锂能在此次展会上全球首发了“5年零衰减”5MWh长循环储能系统,并海外首秀了836kWh分体式模块柜。
넶5 2025-09-17 -
-
南方电网储能公司签约首个EPC总承包项目,太阳沟抽蓄站
近日,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合同签约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签约仪式上,巴彦淖尔太阳沟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联合体成功签约。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是南网储能公司参股投资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其首个以EPC总承包模式发包的项目,是落实南方电网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的项目之一。
넶1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