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出手20亿,储能再加码!背后逻辑为何?

首页    首页头条要闻    央国企出手20亿,储能再加码!背后逻辑为何?

今天我准备跟你一起探讨下储能。

 

说到储能,或许会先想到什么行业内卷啊,又是什么进入“寒冬”期等等,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今天要说的主题。

 

我今天要说的是,储能行业的一位身价20亿的省级新玩家——广东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什么来头呢?你听我细细道来

 

前几日,南网科技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2亿元联合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广东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从事储能资产投资以及股权投资业务。

 

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光储充一体化、电源、电池制造、电池销售、自有资金投资等多项业务。

 

同时还了解到,这家新成立的储能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注册资本达20亿元,其中广东能源集团认缴18亿元,持股90%;南网科技认缴2亿元,持股10%。

 

说到这,或许你会问了:这有什么好说的?

 

哎,这里面还真有点说头。

 

首先,就是这两个股东,广东能源集团和南网科技,均属于我国的能源央国企行列,在储能行业里也算是老玩家了。

 

就拿广东能源集团来说,作为广东省属规模最大的能源企业,截至到2023年底,投运新型储能规模约57.3万千瓦,也是广东新型储能电站最大的投资主体;截至到今年7月,其投运的新型储能规模就超80万千瓦,据说覆盖新能源配套储能、火电厂辅助调频储能和用户侧储能等应用场景。

 

而南网科技,虽说是电力行业的佼佼者,但在储能界也是承接了多个大型项目,就比如完成了国内电力行业规模最大的超级电容项目广东能源集团金湾电厂火储联合调频项目,以及大唐(郁南)东坝镇80MW农光互补配套储能 EPC项目等多个储能集成及EPC项目验收……

 

同时,这两位老大哥之间渊源也不浅,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内,南网科技与广东能源集团之间一直存在着业务往来,主要是公司向广东能源集团提供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试验监测及调试服务等。

 

而广东能源集团的大股东之一——广东恒建也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旗下广东恒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是南网科技的股东之一。

 

据说,南网科技一直在寻找一位得力的储能合作伙伴。

 

去年4月,南网科技就曾与亿纬锂能、珠海冠宇、南网储能科技等几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此外,南网科技还牵头成立国家储能创新中心。

 

而恰好,广东能源集团此前透露过将筹划组建储能发展专业化平台公司,打造集设备研发、制造和应用上下游一体化的自主品牌,建设储能产业创新领军企业,推动储能和售电、节能实现产业深度融合。

 

正所谓“郎有情妾有意”,两位大佬级人物一拍即合,那就一起干。

 

这一干不要紧,用20亿给整个储能行业新添了一位省级新势力。

 

你看,说到这是不是多少有点意思了。

 

那除了这两家企业“你情我愿”之外,背后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考量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先说第一点,那就是行业安全问题。

 

都知道,近两年储能行业可以说是野蛮生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首次超过百吉瓦,达到103.3GW,同比增长47%;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百吉瓦时,达到48.18GW/107.86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129%,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42%。

 

但同时,低价竞争下的内卷也伴随而来,或许你也有听说过项目招标中,“紧贴成本线的最高限价”逐渐成了招标业主的成本控制手段,而不管是储能企业主动降价竞争,还是被动限价,时间久了往往会引起更为严重的问题——安全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赚钱是第一要事。然而,面对行业内的不良竞争,若想继续获取利润,就容易导致企业采取变相规避成本的方式,比如用低成本组件、原材料替换高价值组件、原材料,甚至降低产品性能功能等等。

 

长此以往,后果可以想象,电池系统燃爆、储能电站运维问题、电站材料本体安全等等都会逐渐被忽略掉,所造成的事故也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随着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储能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大容量电芯、大容量系统不断迭代以及新的应用场景不断出现,新的安全风险也随之产生。

 

2011年至2022年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储能安全事故已逾70起,今年以来,我国也发生了多起储能电站火灾事故。

 

这样看来,你是否也会想:如何能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保障储能安全呢?

 

不止你这么想,这次的主人公之一南网科技一直在想,也一直在做。

 

在储能领域,南网科技对储能系统安全进行了着重布局。在电化学储能电站材料本体安全、电池系统安全、系统集成安全、电站运维安全、退役管理安全等全过程安全管控等方面也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记得是在去年,广东省能源安全局还与南网科技共同组织了一次党支部参观学习活动,里面就重点对南网科技储能安全技术展开了深入交流。

 

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下:广东能源集团这一省属企业,这次选择与南网科技合作成立新公司,未来可能真的会给行业带来一个全生命周期储能安全标准的参考。

 

好了,对于前面那个“成立新公司背后深层逻辑”问题,还有两点,你再听我简单说来。

 

第二,就是广东这个地域政策支持。在去年,广东曾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持产业,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同时,据统计,广东现有的储能企业也是远多于其他省市的,也冒出了多家储能巨头企业,像欣旺达、鹏辉能源等等。

 

如此政策支持下,面对着场上众多的选手,你说这两个老东家是不是会想着搞个组合干笔大的。

最后,我认为是一种趋势引领。

 

以前,我们对储能的定义是什么?风光新能源的一种辅助工具。

 

现在,变了,或者说没那么单一了,储能又多了一层功能——电力保供。

 

身份角色的叠加转变,就意味着储能要“从新”考虑,也正因为此,新型储能逐渐被放在台面中心。其实,在前文中,我也有多次提到过新型储能这几个字眼。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型储能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要从商业化初期步入到规模化发展阶段,从而具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

 

不仅如此,各省市也都纷纷布局新型储能,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广东省,像江苏、山东等地也都出台相关政策。

 

那何谓新型储能?

 

除了储能技术以新能源为主体之外,我更认为是储能系统的“市场交易独立性”,用专业名词解释即为“独立新型储能”。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关注下这两家企业做的一些储能项目类型,像南方区域首个、全国最大海风+独立储能配套项目阳江峡安储能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独立储能站网储能佛山南海电网侧储能项目……

 

是不是都有“独立”两个字。

 

你可不要简单的以为独立新型储能的不同之处就仅仅是多了“独立”这两个字,这样,为了方便你能理解,我再给你举个例子。

 

都知道,今年夏天很热,有的地方就因为电用的太多了,抵不住了采取了限电政策,但有一地却用“独立新型储能”完美通过了这次的“烤验”。

 

江苏。

 

今年,江苏在可预见的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约合6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供应缺口下,审视自身所处现状:无其他支撑性电源投产运行,现有发电能力挖潜有限;外购电力不稳定。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江苏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储能项目系统,凭借着之前早有的规划,包括储能的投运时间、发挥的作用,以及项目的运行小时数、充放电价差、顶峰费用等细节布置,还用“顶峰费用补偿”机制鼓励电力调度机构积极并网调度……

 

说白了,在以前我们常说“配储率”是个问题,但如何在特殊情况下,将已有配储系统尽可能实现交易市场化才是储能电站的真正意义所在。

 

毕竟,储能项目建来不是为了摆那好看的,而是真正的去发挥其实际价值的。

 

当然,这次江苏用的还是固定电价交易模式,未来是否会向变动电价交易模式调整,需要时间,这也是整个行业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未来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回头再看南网科技与广东能源集团走的这步棋,有对自身储能业务发展的考量,更有推动整个行业往前走的架势。

 

正所谓,央国企出手,省级玩家诞生,接下来就看他们会怎么去调动这个市场了。

来源|石油Link

2024年9月26日 15:45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