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优势为储能产业发展提速

首页    首页头条要闻    发挥高校优势为储能产业发展提速

储能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加强储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是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我国储能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战略核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融汇点。当前,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生力军作用,聚焦国家能源战略,一体推进储能领域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建设人才培养主阵地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一流学科体系。储能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由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具有不同于现有一级学科范畴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正日益成为工程科学、知识发展的前沿领域。高校要打破学科藩篱,积极引导和支持物理、化学、材料、能源动力、电气等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与协同创新,建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一流交叉学科,全面提升具有多学科研究背景和融合工程能力人才的培养质量,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有效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发挥新工科建设优势,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储能科学与工程作为典型的新工科专业,依托多学科的交叉支撑,应当充分汲取我国在新工科建设中所开展的路径探索与积累的实践经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式教学、本研贯通培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考核评价改革等关键领域,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与实践。尤其是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形成“跨学科、项目式、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储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推动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式发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育人核心要素。储能领域人才的培养应聚焦育人核心要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两性一度”,加强学科、专业间的知识重构和相互渗透。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重组,构建跨学科、一体化、渐进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融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二是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探索科学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考评方案,力求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三是从“规划、编写、审核、选用、监督”等各环节入手,对教材进行全链条管理。编写与储能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配套、适应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系列教材,着重加强数字化教材的探索与实践。四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专业、课程为单位,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规范和常态化运行机制,增进校内外、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教师的教学协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推动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

 

开展引领性科技攻关

增强创新发展新动能

实施有组织科研,开展跨学科集中攻关。高校要主动服务支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开展储能领域战略性、引领性、综合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筑大平台,产出大成果,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为例,该平台集成电化学、新材料、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经济与政策领域的优势力量,建设电化学储能、燃料储能与应用、储能装备与系统、储能安全与运维以及储能经济与政策5个研究中心,提升储能领域电化学储能、燃料储能、储能系统应用重点前沿方向的科研水平和攻关能力,实现储能基础理论与储能材料、器件、装备到系统的全面技术突破,解决储能领域“卡脖子”问题和企业技术难题,推动储能技术发展和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21年,该平台被批准为全国首批3个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

 

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校要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校企合作共赢的原则,搭建供需匹配桥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围绕储能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高校须强化体制机制和合作模式创新,按照校企合作既定规划,建立协同高效的运行体系,细化工作部署,发挥各自优势,释放创新活力,拓展合作空间,推动科技成果共研、共创、共享,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努力打通科研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为产业发展赋能。

 

推动科教融合,发挥科研育人成效。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既是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布局的关键环节,又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首先,应当以科研坚定信念,点燃学生的动力和热情。通过广泛组织学生走近科学家、走进实验室,鼓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学科领域发展紧密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对科研事业的追求,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成长。其次,以科研反哺教学,推动科研成果进课堂。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应用性,优化课程大纲,迭代培养方案,将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最后,以教学促进科研,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力。既要关口前置,鼓励学生尽早参与前沿科学研究;又要系统设计,将科研需求纳入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储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

打造储能领域主力军

打造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师资队伍。高校既要突破现有专业、学院和学科的限制,通过跨学院、跨学科联聘,整合校内在储能领域具备扎实研究基础和颇具影响力的核心团队,培育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核心教师队伍,建设交叉创新的“策源高地”;又要结合储能学科发展规划,围绕储能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需求,持续引进核心研发队伍,提高储能学科核心竞争力。天津大学积极融合引育电化学储能、燃料储能、储能系统应用等储能领域的优秀师资,形成了以3名院士、20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40余名国家级青年人才领衔,横跨校内十余个学院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教学科研团队,覆盖储能全环节和全链条,全面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协同育人模式。当前,围绕国内储能技术的产业融合布局已成为行业共识。高校要有效释放高等教育活力潜能,与企业凝聚思想共识,寻找合作契机,整合优势资源,画出最大同心圆,找到最大公约数,推动教育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吸纳优秀的高级工程师和资深企业专家担任企业导师,采用双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方式,校企联合建设专业课程,共同设计学生的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形成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另一方面,要与行业头部企业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教学实践体系,积极推动校企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实验室,高质量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增加早实践、多实践、高水平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高校要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顶层设计,促进储能与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增强储能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系统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按照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资源建设等要求“按需设岗”,以灵活的“薪酬体系”以及管理过程“柔性化”的原则,建立知识结构互补,教学、科研、技术兼容的跨学院、跨学科、跨领域师资队伍。这支队伍进行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与授课等活动,从而满足面向未来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兼具研发、生产、管理能力的储能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形成拔尖复合型人才培育高地。

 

当前,储能产业已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之一,储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一体推进储能领域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兼顾学科建设、科技攻关等工作,为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作者:王成山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

2024年9月23日 14:47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