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弛豫铁电储能合作研究成果发表《Science》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磁电介质物理梯队施小明博士在相场模拟设计弛豫铁电材料微结构方面取得进展,与清华大学李敬锋团队合作,以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Partitioning polar-slush strategy in relaxors leads to large energy-storage capability”。该研究通过独特的设计在弛豫铁电薄膜中引入“极性雪泥态区块化”策略,实现了储能密度高达202J/cm3的弛豫铁电体薄膜制备,并且在一千万次充放电循环中保持稳定。
基于弛豫铁电材料的介电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高温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介电储能材料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极化强度与击穿强度的矛盾关系,即如何在增强材料极化的同时,确保其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场强度而不被破坏,限制了弛豫铁电储能密度的进一步提升,成为了介电储能研究的前沿和关键。
基于此,研究团队合作构建出具有隔离极性雪泥态(Isolated polar-slush, IPS)结构的新型弛豫铁电体(图1)。借助高通量相场模拟,发现在Bi(Mg0.5Ti0.5)O3-SrTiO3(BMT-ST)基弛豫铁电薄膜中通过大量Bi掺杂可以形成极性雪泥态;进一步通过Ti过量引起的晶界与非晶,可以形成IPS结构。通过组分优化设计,IPS结构可协同提升可逆极化强度和击穿场强,获得高储能密度、效率和性能优值(储能密度突破200J/cm3,储能效率达到79%)。该结果与实验测量性能结果趋势高度吻合,验证了相场模拟有效性。
弛豫铁电中极性雪泥态区块化策略及其极化、储能特性的相场模拟
此项研究,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单位。清华大学舒亮、张鑫、杨子奇和北京科技大学施小明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李敬锋教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张树君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黄厚兵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
来源|数理动态
-
蜂巢能源签约超2GWh储能订单 “大刀”350Ah飞叠热复合电芯强势出海
5月7日-8日,蜂巢能源在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展会期间密集签署四项战略合作协议,覆盖储能供应链保障、风险管控及客户开发等领域,累计签约项目规模超2GWh。此次签约标志着蜂巢能源在西欧、印度、东欧等核心市场的本地化布局进一步深化,全球“出海战略”迈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넶0 2025-05-09 -
-
-
双登储能AI智眸系统Intersolar Europe 全球首秀
5月7日,全球顶尖光储盛会Intersolar Europe 2025在慕尼黑盛大启幕。双登携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惊艳登场C2.260展台,以创新技术助力欧洲能源转型。
넶1 2025-05-09 -
华为数字能源以全场景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迈入全面构网时代
[德国,慕尼黑,2025年5月6日] 在Intersolar Europe 2025期间,华为数字能源举办“光储融合,智构未来”的智能光伏战略和新品发布会,吸引约300名全球客户和伙伴共襄盛举。此次发布会聚焦全场景构网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布面向大型储能电站、微网、工商业和户用场景的新一代构网型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引领新能源行业迈入全面构网时代。
넶1 2025-05-09 -
长兴岛电厂上海中远海运重工10MW/2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正式启动
5月8日上午,长兴岛电厂上海中远海运重工10兆瓦/2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项目正式启动。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任陈斌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长兴企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玮应邀出席活动。
넶1 2025-05-09 -
智光电气梅州平远新型智慧独立储能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近期,由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电气)和中元(广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梅州平远新型智慧独立储能(一期)项目基础建设渐进尾声,储能设备进入调试阶段,标志着梅州平远地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넶1 2025-05-09 -
100MW/400MWh丨甘肃首座百兆瓦级独立储能电站在通渭建成
近日,甘肃省首个百兆瓦级独立储能电站——通渭易恒宸1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在通渭县马营镇东关村正式完工。
넶1 2025-05-09 -
300MW/1200MWh!武威市凉州区独立储能电站EPC招标
넶1 2025-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