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29亿元,内蒙古2GWh储能电站项目迎新进展
8月,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两个合计规模为2GWh、总投资超29亿元的储能电站项目又迎来新进展。先是8月上旬,规模为1.2GWh的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后又有规模为0.8GWh的储能电站项目新签约。
8月7日,内蒙古乌兰察布300MW/1200MWh“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储能电站项目宣布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总投资为19.1亿元,计划在岱海电厂厂区内东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建设1.2GWh电化学储能设施,将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调压等辅助功能。
项目进展方面,据了解该项目于今年7月进行了招标。开标结果显示,该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车株洲所,投标报价59399万元,折合单价0.495元/Wh。此后,8月7日其正式开工建设,基坑开挖作业结束后将进行基础浇筑,并计划9月15日前完成。
此外,另有储能新项目近日签约。8月20日,中能建(上海)成套工程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签约200MW/800MWh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在凉城县220kV变电站附近,采用磷酸铁锂储能技术建设一处1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电站,在天成工业园区建设一处1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电站,并配套建设升压站。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可为蒙西电网提供可靠的储能调峰功能。
近来,内蒙古加速储能建设,多个储能电站、锂电池产能项目密集落地,包括远景动力、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赣锋锂电、鹏辉能源、航天锂电等电池企业,在内蒙古地区均布局有储能相关项目。
政策方面,内蒙古能源局在今年5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4-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将推动储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已批复新型储能项目的基础上,2024年新开工10GW新型储能,建成投产6.5GW/29GWh。为此,内蒙古部署了三项重点任务,包括推进电源侧独立储能建设、推进电网侧独立储能建设、大力发展构网型储能。
7月,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厅还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将重点引进储能电池及配套、电池材料和回收等企业,打造鄂尔多斯、包头、通辽、赤峰新型储能电池产业、电池材料生产、电池生产、储能系统及装备生产、电池综合利用等集聚区,建设培育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近期项目落地内蒙古的密集度来看,内蒙古发布的一系列储能支持政策,已引发储能市场极大的关注,未来或将吸引更多储能企业布局内蒙古。
来源|电池中国
-
钛和集团邀您共聚IBIE 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
钛和检测认证集团(以下简称钛和集团)将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 2025),展位位于2B-16。
넶1 2025-08-08 -
-
-
中储科技与飞耀株式会社签约70兆瓦时储能电站设备供货项目
8月1日,公司与飞耀株式会社签约日本境内70兆瓦时储能电站设备供货项目。此项目是公司在日本市场签约的首个储能电站项目。
넶1 2025-08-08 -
-
三星物产将为维多利亚州安装 250 兆瓦格纳沃雷电池储能系统
三星物产澳大利亚分公司将负责安装这套 250 兆瓦 / 500 兆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为 FRV 公司所有,近期已完成融资交割,标志着开发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넶3 2025-08-08 -
总容量475MW!PGE落成三座公用事业级储能电站,区域供电灵活性与韧性双提升
2025年8月7日,波特兰通用电气公司(PGE)宣布,三座新的公用事业级电池储能系统已建成完工,为波特兰都会区新增 475MW 的电力和超过 1.9GWh 的可调度容量。
넶2 2025-08-08 -
西非首个并网光储一体化设施诞生!非洲雷任16MW光伏+10MW/20MWh储能项目投运
独立发电商非洲可再生能源公司(Africa REN)已在塞内加尔建成并启用一座光储一体化项目。这座 Walo Storage 项目,是西非地区首个配备专门用于频率调节储能系统的太阳能设施。据非洲可再生能源公司官网信息,该项目位于塞内加尔北部达加纳省的博霍尔地区,太阳能装机容量为16MW,配套电池储能系统规模达10MW / 20MWh。
넶1 2025-08-08 -
SynVista马来西亚储能制造中心破土动工,打造东南亚首个储能工厂
2025年8月1日,SynVista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隆重举行储能制造中心破土动工仪式,标志着东南亚首个大型储能系统制造基地正式启动建设。这是公司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在东南亚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넶2 2025-08-08 -
湖北首个!利星能率先布局有色行业绿电直连项目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能源市场机制持续演进的当下,绿电直连作为清洁电力发电侧与用电侧之间的直供新模式,实现电力供给可控与碳足迹的物理溯源。与此同时,更以自持消纳、源网联动的方式,为企业应对国际碳关税、强化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底层支撑。
넶1 2025-08-08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