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也能这样玩?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来了!

首页    首页压缩空气储能左侧带图    空气也能这样玩?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来了!

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风电,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时期。据报道,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7.3GW,累计超过50GW,其中,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到37.7GW。

 

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难以满足居民用户稳定用能需求。储能通过在电力过剩时储存盈余电力,在电力不足时释放储存的能量补充电力缺口,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平滑输出,保障用户用能需求,在发电侧与用户侧之间建立起一条弹性纽带。

 

随着海上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海上储能需求急剧增加。如何开发出经济、适用、可靠的海上储能技术是储能相关从业者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基于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起来的物理储能技术,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具有储能规模大、放电时间长、建设和运行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

 

储能时,利用过剩或非峰值电能驱动电动机旋转,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带动压缩机(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机械)将空气从低压状态压缩至高压状态,并将高压空气储存在储气装置(盐穴、人工硐室或储气罐)中,最终将电能转换成空气热能和压力能。

 

释能时,高压空气从储气装置释放,进入燃烧室同燃料一起燃烧,或在换热器中被其他热流体加热,高温高压气体驱动透平(将流体介质中的能量转换成机械功的机器)旋转,透平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将空气内能转换成电能。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从2004年开始开展不需要燃烧燃料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完成了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从kW级到300MW级的蜕变,成功将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从理论研究推向商业化应用阶段。

 

另辟蹊径

无论是传统压缩空气储能,还是目前已进入商业化初期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均采用容积不变的储气装置,属于恒容压缩空气储能。但现行的恒容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难以满足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对储能技术的迫切需求,它面临三大关键限制因素:

第一,沿海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没有密封性好的地下盐穴、无法建设地下人工储气硐室,地面空间不足以安置大规模储气罐,因此难以找到合适的大规模储气场所;

第二,采用恒容储气,储释能过程中储气装置内部压力和温度不断变化,为使得透平输出功率相对稳定,需要通过节流阀调节进气压力,能量损失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受限于储气装置内部压力变化和调节需求,设备需要不断变化运行工作状态,以适应储气库内压力和调节需求,频繁变化工况中效率急剧下降,缺乏可再生能源侧集成储能系统的相关理论支持。

 

针对以上关键限制因素,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准备另辟蹊径——开发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我们知道,水下特定位置的水压与水深一一对应,只要水深不变,水压便维持不变,因此,设法将水压传递给储气装置内部的空气就可实现恒压储气和恒压放气。

 

科研人员由此发展了闭式柔性储气装置和开式刚性储气装置两种类型的水下恒压储气装置。

 

柔性储气装置外壁与水接触,水压通过柔性储气装置传递给装置内部空气,储气装置内部气量变化只会影响储气装置内部实际空间大小,不会导致压力变化。

 

开式刚性储气装置底部开孔,直接与水接触,在充放气过程中,水通过开孔进入或被排出储气装置。同样地,储气装置内部气量变化不会导致压力变化。

 

这两种储气装置均能实现装置内部空气在排气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完全释放,可以完全利用储气空间,储能密度高。

 

由于储/释能过程中,储气库内压力均维持不变,压缩机和透平的工作压力也可以根据储气库设计压力最优化设计,且始终工作在设计点附近,系统能量损失小,运行效率高。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恒压系统较恒容系统效率高3%-6%,且储气压力越大,恒压系统储能密度优势越明显,绝热恒压系统储能密度可达恒容系统3倍及以上。

 

不断优化海上、陆地应用

现行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受限于沿海陆地资源条件,而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恰好能够利用水下宽广的海床和水下恒温恒压环境,作为储气场所,储气规模不受限制,为海上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储能技术支撑。

 

通过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与海上可再生能源共建,协同规划,就能实现不稳定、不可控的可再生能源平滑输出,为沿海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电力供应。

 

该技术除了可以应用在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中,还可用于对现有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进行升级改造。通过给现有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增加地面水池和敷设直通储气装置底部联通管道,实现恒压运行,系统额定效率有望提高3%-6%,避免恒容储气使系统偏离设计工况运行,降低电站运维难度,大幅提高电站运行寿命。

 

近年来,我们从优化设计、优化运行及实验验证三个层面展开恒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

 

在优化设计方面:建立了适合于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的分析方法,确定了能量损失的源头,揭示了压力能与热能协同高效储存理论,进一步建立了能量损失极小化的优化方法;

 

在优化运行方面: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恒压压缩空气储能关键参数调节特性,提出了多参数联合变工况调控策略,大幅拓宽高效运行范围。

 

在实验验证方面:为突破水下实验场地和成本限制,提出了基于深水模拟装置的恒压压缩空气储能实验技术,采用高压水和高压气模拟柔性气囊外部深水环境,搭建了兆瓦级恒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实验平台,设计储气压力等效水深约700米。我们已完成了系统性能实验与测试,经具有CNAS资质的第三方测试,系统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较同规模恒容系统高出6.7%。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储能系统与可再生能源耦合调控实验验证,结果显示,系统具有很好的负荷跟随性能,实验功率跟随误差不超过±5%,且效率均维持在额定效率的90%以上,验证了恒压系统作为发电侧储能的可行性。

恒压压缩空气储能试验平台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兆瓦级恒压压缩空气储能实验平台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结语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对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的关键部件进行深入研究,突破关键设备在沿海地带高盐雾、高湿度等特殊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攻克开式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中压缩空气在水中的溶解难题、闭式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柔性储气装置锚固问题,开展水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工程示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水下恒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将逐渐发展成熟并进入产业化阶段,为海上可再生能源发展保驾护航,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丨科普中国

2024年8月1日 09:58
浏览量:0

免责申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行业资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稿18811449116。

  • 工信部:关于拟对部分铅蓄电池企业撤销、信息变更的公示

    9月15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发布《关于拟对部分铅蓄电池企业撤销、信息变更的公示》,全文如下:

    0 2025-09-18
  • 亿纬锂能首套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正式并网运行

    近日,亿纬锂能首套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荆门基地成功并网调试,正式转入商业化运行阶段。这标志着亿纬锂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与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

    1 2025-09-18
  • 李强:深入推进绿色算电融合发展

    9月16日电(记者 邹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5日至16日在甘肃、青海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0 2025-09-17
  • 事关储能发展,曾毓群最新研判

    9月17日,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在大会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储能行业取得的成绩,同时也直言储能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

    10 2025-09-17
  • 亿纬锂能全球首发“5年零衰减”5MWh储能系统,突破行业瓶颈

    当地时间9月9日至11日,2025年美国国际太阳能展览会(RE+)在拉斯维加斯召开。亿纬锂能在此次展会上全球首发了“5年零衰减”5MWh长循环储能系统,并海外首秀了836kWh分体式模块柜。

    4 2025-09-17
  • 山东备案多能互补二氧化碳储能项目,新型储能赛道扩容

    包含压缩机、蓄热装置、储罐及膨胀机等核心部件,运行过程中通过对气态二氧化碳的压缩与膨胀实现电-热-电的转换。

    3 2025-09-17
  • 南方电网储能公司签约首个EPC总承包项目,太阳沟抽蓄站

    近日,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合同签约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签约仪式上,巴彦淖尔太阳沟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联合体成功签约。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是南网储能公司参股投资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其首个以EPC总承包模式发包的项目,是落实南方电网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的项目之一。

    1 2025-09-17
  • 精控能源安徽半导体储能电站项目成功投运,助力高能耗产业绿色升级

    近日,精控能源安徽博晶半导体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实现安全稳定运行。该项目总容量3.875MW/8.098MWh,标志着精控能源OmniCube-L261工商业储能系统正式实现大规模市场应用,为工商业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能源管理新路径。

    2 2025-09-17
  • 江苏 100亿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中标!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规划建设两套350兆瓦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充放电约330次,一次充电可储存电量28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将达9.24亿度。

    3 2025-09-17
  • 衡水首个10MWh级光储协同项目落地,远东储能持续赋能衡水纺织业

    近日,远东储能助力衡水市高新区某纺织业5MW/10MWh工商业储能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该项目是远东储能在衡水纺织业落地的多个储能项目中首个光储协同示范工程。作为行业领先的技术与服务运营商,远东储能为纺织业打造了“光伏+储能+智能管理”的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并提供全套储能系统设备和及时极致的运维服务,加速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4 2025-09-17

24小时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