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VS铅碳:低成本新型储能赛道兴起 万亿蓝海仍临挑战
铅碳储能这条新型储能赛道近期悄然兴起,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5月25日,昆工科技拟出资3.3亿元成立合资公司,以此建设年产 2000 万 KVAh 新型铅碳长时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4亿元。无独有偶,天能股份正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铅碳储能电厂项目的铅碳储能电池供货,也与太湖能谷进行战略合作。
“是否会和特斯拉、宁德时代合作?”如今,这条赛道的企业们都忙着接待调研、进行路演,投资者也在业绩会上颇为关切地向昆工科技这样询问。
太湖能谷创始人、CEO吴建斌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纯电动汽车中最成熟的电池技术还是锂电池技术,但目前锂的储量在全球非常有限。考虑到安全性、经济性,大规模储能应该用铅碳类电池来做。尽管循环寿命相对较短,但这条赛道已有清晰降本路径,未来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或可下降到0.1元以下。“这个行业未来有几万到几十万亿级别的空间,潜力巨大”。
新型储能赛道正兴起 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
“公司认为铅碳储能是十分具备发展前景的”,天能股份在今年4月与天风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等11家单位进行路演活动中被问及铅碳储能业务时这样表示。
随着新型储能近期成为市场热点,相关企业也不断得到融资或被调研,这与新赛道的安全性、低成本不无关系。
4月下旬,昆工科技就接待了2家机构调研,涉及内容就包括铝基铅碳电池的技术。据公司介绍,这种电池的容量大,需要的芯片用量少,这也意味着成本低,节约了储能电站的建设成本和运维费用,电池安全性也更好。
安全性和成本低也是天能股份提及的优点,相关负责人表示,铅碳储能电站安全性高,可以满足人员密集区域的安全性要求。此外,这种新业务能够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用电指标不足而导致的高额用电成本,这也符合双碳发展战略,应用于电网柔性改造时有利于峰谷电的平稳使用。
在业内看来,在国家政策的鼓舞下,铅碳储能可以说已被列为重要的技术方向。去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 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 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这种表述被不少人认为是进一步支持了铅碳电池在储能场景的发展与应用。
吴建斌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70%的石油依靠进口,如果用电力来替代石油,在国家战略上就有了主动权。如今我国已经拥有50%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但新能源的发电量占比只有不到15%,这是因为电网目前还无法大规模稳定输送和使用新能源。因此需要大规模部署储能来进行调峰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储能的意义比电动车意义更为深远。
“纯电动汽车中最成熟的电池技术还是锂电池技术,但目前锂的储量在全球非常有限”,吴建斌举例表示,如果以100度电/车来计算,全球可以供开采的锂离子储量大概只能供10亿辆电动汽车使用。另外,由于目前为止尚未真正建立起有经济价值的锂电池回收体系,因此锂资源成了用一点少一点的“不可再生能源”。
在吴建斌看来,目前锂离子进口依赖度较高,如果发展新能源车,我国需要大量进口锂资源。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有限的锂资源应当放在新能源车上,全力实现电动化。
“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储能应该用铅碳类电池来做”,吴建斌解释称,铅碳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循环寿命相对较短 但已有清晰降本路径
循环寿命或许是这个赛道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关于循环次数,昆工科技方面表示,70%部分荷电状态下循环寿命大于4000次。但九洲集团表示,铅碳超级电池在70%部分荷电状态下循环寿命达4200次。南都电源也曾表示,铅碳储能电池在部分荷电态下循环性能可达6000次以上,上述三种表述都不相同。
昆工科技回应称,铅碳电池循环寿命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各家产品的 材料、工艺设备和技术的不同。
吴建斌向记者表示,铅碳电池循环寿命相对较短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但另一个角度来看,目前这是唯一能形成闭环的、成熟的解决大规模储能问题的资源。
“铅碳的残值率非常高,原材料接近100%可以回收,残值价值可以达到75%”,吴建斌表示,即使在铅碳电池寿命不长的前提下,5年替换一次,也就是1500次-2000次的循环寿命,性价比就可以保证。
吴建斌介绍,太湖能谷铅碳电池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在0.25元左右。他表示,按照目前我国铅碳电池的产量,一年的铅产能大概在800万吨左右,两年可以造一个TWh。目前我们还没有放量生产铅,如果加大生产量,可以扩充5倍,就意味着2年可以做到5个TWh。
吴建斌以成本为例表示,铅碳类电池目前的初始造价是抽水蓄能的一半,成本比较低,而且占地面积小。而且未来成本可以降到更低,已经有了清晰的降本路径。基于此,未来三年铅碳类电池的成本可以再下降到目前的1/3,即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在0.1元以下。
可用于新能源车充电站 行业规模或达几十万亿级别的空间
新型储能市场正在搭建,应用场景何在?
“是否有考虑跟储能头部公司合作,比如特斯拉储能工厂、宁德时代合作,加快公司优势技术应用和市场切入”,在5月11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颇为关心昆工科技进军储能市场的方式。
昆工科技介绍,虽然暂时没有与特斯拉、宁德时代合作的计划,但是公司还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投建储能电站,通过储能电站的容量租赁及功能使用获取收益,为企业做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未来,昆工科技的目标客户较为广阔,以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为例,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站,此外还适用于发电侧储能、用户侧储能、安保电源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而根据天能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铅碳储能是一个新兴市场,其主要应用场景为用电侧储能、共享储能以及柔性电网。
万创投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随着我国能源转型,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使用场景增多。但清洁能源受季节影响大,无风天、枯水期、阴天难以得到足够电力,这就促使了储能行业的发展。
上述负责人指出,一方面,随着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电网的消纳压力会很大,需要储能来调峰调频,提升新能源发电的可消纳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储能生产成本有望逐渐下降,有助于推动储能行业渗透率提升。
负责人预测,在能源转型持续深入、储能项目经济性显现等因素的推动下,储能市场将步入高景气赛道,储能行业迎来高速发展周期,市场规模不断攀升。高增长、空间广的储能市场,不仅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其中,也能为投资机构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相辅相成之下相信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会被市场发掘。
提到行业发展前景,吴建斌表示,未来储能的技术路线一定是百花齐放,没有“终极唯一”的技术路线。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我们走的是轻资产路线,储能资产的持有是通过和大型能源央企(例如五大电力集团)合作来完成”,吴建斌称,接下来要公司成为独角兽。
在他看来,大规模储能行业未来有几万到几十万亿级别的空间,潜力巨大。
来源:新京报
-
新能安与星纪云能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1月14日,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安”)与星纪云能(无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云能”)在厦门举行签约仪式,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넶0 2025-01-15 -
中标!盛弘股份中选山东移动数据中心电能质量补偿设备项目
2024年12月2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移动”)公布2025-2026年低压成套及电能质量补偿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名单。盛弘股份成功竞得电能质量补偿设备标包。
넶0 2025-01-15 -
-
明美新能终止IPO,工商业储能柜曾报价0.72元/Wh
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文件显示,明美新能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提交了《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4 年修订)》第六十二条的有关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了明美新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넶1 2025-01-15 -
10.5GWh!海博思创/南瑞继保/中车株洲所/比亚迪/金盘科技/康晟佳/科陆电子预中标中广核2025年度储能框采
1月14日,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7家企业在此次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넶1 2025-01-15 -
国内首套构网型新型飞轮储能系统成功完成安装调试
近日,由云南国际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集团研究院、坎德拉(深圳)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国内首套具备惯量支撑的构网型新型飞轮储能系统成功完成安装调试,标志着构网型新型飞轮储能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后续性能测试和产业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넶1 2025-01-15 -
10WGh!钠电生产基地最新进展!
据钜能储能官方消息获悉,近日,作为四川钜能储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钜能储能集团”)投资的核心项目之一——安徽钜能至信郎溪钠离子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研究院大楼五层施工完成,圆满封顶。
넶2 2025-01-15 -
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开建,居民参与错峰用电可获电费奖励
1 月 14 日消息,据新华社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今日在江苏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省内大量居民家中的大功率智能电器,构建云端虚拟能量池,配合新能源发电特性进行灵活调配,助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넶0 2025-01-15 -
-
江毅与任正非座谈交流 与胡厚崑会谈并见证中国华电与华为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月1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深圳华为坂田基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座谈交流,与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举行工作会谈并共同见证中国华电与华为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华电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敬凯,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地区部总裁曹既斌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넶3 2025-01-14